本报记者 韩梅
通讯员 心盈
早晨6点,万物仍在沉睡,刘冬梅匆匆赶往烧车淀。几只水鸟滑过水面,像是为她新一天的工作剪彩。
采水是重复性较强的工作,她一干就是32年,从“采水小姑娘”成长为采水专家,守护着白洋淀的健康。
“望闻问切”
出安新县城,往东走十里,就到了烧车淀,也是雄安新区新晋网红打卡点——燕南堤所在地。
一群白鹭从绿叶间惊起,呼啦啦飞向蓝天。白鹭被世界环保组织称为“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看着这些鸟儿,刘冬梅笑了,“看样子,烧车淀的水质依然稳定保持健康!”但她紧接着又说了一句,“但不能掉以轻心。”
白洋淀地处“九河下梢”,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多条沟壕纵横交错。如此复杂的地理环境,极易成为纳污之地,严重影响水质“健康”。
淀区85%的水域在安新县境内,刘冬梅和同事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着白洋淀。100米乘100米一个点位,他们在全淀划了将近3000个点位,每年进行两次大采。
对刘冬梅来说,采水的时候,白洋淀就是等待“体检”的“佳人”——“身体”好不好?有没有“受伤”?各个“脏器”是否正常?“皮肤状态”“血液循环”“身体机能”……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牵动着她的心。
采水专家
在采水点,刘冬梅手把手教新入职的小姑娘小王。“现在是9点32分。小王,记录一下,写上具体时间。”刘冬梅看好了时间,拿起清洗好的采样器,“放采样器的时候,要把持住探头,垂直地放下去。”小王一看这还不简单,“那我来试一下。要放0.5米。”小王刚把采样器放下水,刘冬梅赶紧在旁边扶住:“这样有点深了,要往上提一点;这样有点偏,要克服船动的干扰。”小王紧紧握住采样器,一点点往下放,没一会儿就快坚持不住了,“这样胳膊好累。”刘冬梅笑了,“有点酸是吧?没事儿,我刚开始也拿不稳,习惯了就好了。”
在烧车淀原点及东南西北共五个点位完成采样后,她们顾不得欣赏燕南堤的美景,立即赶往下一个采水点。
一丝不苟
淀区水样采回来,相当于体检工作完成了第一步“抽血”。刘冬梅和同事马上投入第二步“验血”,仅这两步做完就需要四个小时。
每到最后一步——将检测结果跟国家标准比对时,刘冬梅都要按住砰砰乱跳的心去看那个数值。“比对出来了,三类水!”她甩甩发麻的胳膊,敲敲酸痛的腰背,抬起头,看看士兵一样整齐排列的采样瓶,莞尔一笑。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雄安新区铁腕治污,冬梅和同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单位的智能化自动实验室,一天能做两百多水样,相对应的,就要采两百多个水样。刘冬梅和同事们早出晚归,至少要采一天。如果遇到突发状况,采不完,就要加班加点。
眼下,白洋淀防汛任务艰险繁重。大量雨水进淀,采样充满了风险,但是刘冬梅毫不犹豫地冲在一线。
有一次,为了在大雨来临之前采样,她和船工逆流而上,但是船到半路停住不动了,船工着急起来,“我说不要上来,你非上来。”刘冬梅一脸歉意,“那要不师傅你先喝点水,看看能不能修?”船工真是拿这个“铁娘子”没辙,“行吧,我试一下。”他弯腰再摇发动机,轰鸣声响起。“多么动听的声音!”刘冬梅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船工也松了口气。终于按时来到了采样点,她飞快地采好水样,完成任务,安全返回。
上一篇:持续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
下一篇:我省开展系列跨区域防汛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