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强降雨过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一定的滞后性。平谷区完成了270处地灾隐患点排查,为转移群众返家提供了保障。
“我们前几天在安置点住得挺好,但家里的羊要喂、桃子要收,现在政府陆续安排我们回家。”镇罗营镇的一位村民紧紧握着应急队员的手,“你们检测过房子,我们住着就更安心了。你们在山里工作,得注意安全!”
连日来,平谷区经历多次极端降雨,最大降水量达511.2毫米,远超历史同期极值。大雨虽然早就停了,但山区土壤已经饱和,仍处于地质灾害高发期,要严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为了让村民早日安全返家,平谷区应急先锋队、应急调查队等“技术+行政”力量,共计16个小组的60余人进山排查地灾隐患。他们翻越沟渠,在冲毁的乡村小路上前行,最远徒步单程6公里到达灾害隐患点。
目前,平谷区相关部门跋山涉水历时36小时,累计巡查排查路线超过1000公里。“我们要深入源头了解灾害体,掌握隐患点的现状及地质情况,科学评估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平谷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道路沿线、270个威胁居民地灾点位的排查已完成,沿线集中转移安置点、养老院、幼儿园等设施的巡查排查工作也全覆盖,为转移群众安全返家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