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
初夏时节,因学术交流的机缘,我来到徐州博物馆,寻访两千多年前的大汉风采。
在徐州博物馆,还看到了两千年前的豪华厕所。那是一件汉墓出土的厕所石制坐便器,“凸”字形,上面还有符合人体臀腿结构的坐垫。神奇的是,坐便器后面还连着一个导水管道,可引活水冲洗。另一件陶制明器,下面是猪圈,上面是厕所,如厕之后,矢溺随水冲落下,成了猪猪们的饲料:五谷轮回可谓达到极致。
那时没有热水器,如何沐浴?大铜鉴、铜扁壶、铜臼、铜杵、铜量……展馆内浴盆大小深浅各不同,沐浴器件品种数量十分繁富。最让人惊奇的是陶制的“搓澡爽”——陶㼽,用于搓磨揉擦皮肤、去除污垢,陶制或石制,有龟背形的,有圆形的,展柜中4件一律为灰黑色,上面满是细而密的褶皱。那时没有今天的各种香皂沐浴液,您知道王侯之家洗澡水长啥样吗?淘米水是也,那是护肤佳品。还有,草木灰水可让肌肤柔软洁白,而皂荚与香料混合就成了去垢美白的上佳美品。
在汉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铜顶针(缝补用的)、铜染炉、铜针、铜刷子、陶制案俎(案板)等等都是寻常物件。熨斗,有两种,一是铜制一为陶作,烫衣服的,汉代人在其上刻“熨斗直衣”,它还有名字叫“火斗”或“金斗”:汉代人认为熨斗形如北斗,北斗如金,熨衣前,人们会把烧红的木炭放入熨斗中,待其底部变得炽热时迅速划过丝绢。
那时也有火锅,叫“染炉”,且是一人份的小火锅,极卫生讲究。更奇的是还有烧烤,且和今天几无二致。馆里一块不起眼的画像砖,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描绘了两位拱手作揖的人在室内相对而坐,他们中间摆放着酒樽、耳杯及各式食物;下方是另一图景:一人拱手而观,另一人手持肉串,正在圆形炉子上炙烤肉串儿。炉子旁摆放两只耳杯,两侧分立侍者。令人称奇的是,右侧人手中的烤肉串,和今日一模一样,专家说吃烤肉已是汉时日常,来了尊贵客人是一定要架炭火、撸串儿的,肉串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古今一路。
看着这一切,我甚至怀疑自己,汉人生活如此精致而美好,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事吗?
上一篇:早出晚归的黑衣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