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低空警务”织就立体防控网络
创始人
2025-08-02 08:10:49
0

(来源:中国警察网)

转自:中国警察网

7月24日清晨,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公安警务航空队)警航大队民警轻点屏幕,一架警用无人机迅速升空,与地面警力紧密协同,进行“空地一体”巡逻防控。

近年来,宁波公安深入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推进警用无人机应用,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突破工作难点

建立快速反应体系

低空警务是应对城市复杂安全形势的突破点,“这要求我们以更高水平安全和更强履职能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宁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公安强化低空警务,在人才与机制上双向发力:推进“全员人才”计划,首创各地警航力量星级动态评定机制,锻造“实战为先、战技合一”的尖兵;构建智慧巡控体系,纵向贯通警情联动链条,横向融合多警种协同,推动警航战斗力升级。

“我们着力构建警用无人机重点区域5分钟空中响应圈、城郊乡镇10分钟警务支援圈、偏远地区20分钟视频传输圈。”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公安警务航空队)支队长裘敏华介绍。

宁波公安设置警用无人机智能机巢,建立由“智能机巢+无人机+警务中台”构成的接处警前置系统,赋予警用无人机自动巡航、超远变焦、红外成像等强大能力。

如遇突发警情,指挥员在警务中台点击事发网格,一键下达指令,智能机巢10秒开启,警用无人机按航线“指点飞行”赶赴现场,视频实时回传,实现前后方一体联动。目前,全市部署22个机巢、86个网格、132条航线,核心“1-2-3-5分钟”快速处置流程(1分钟起飞、2分钟图传、3分钟到达处置、5分钟身份初核)极大压缩了响应时间。

针对高架桥车流大、车速快、疏导难的痛点,宁波公安创新构建警用无人机“113”工作体系(1分钟发现、1分钟到达、3分钟处置恢复)。“以往铁骑处置需10分钟至15分钟,如今‘飞警’2分钟内即可引导撤离。”交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空地一体”智能管控网使事故主动发现率超80%,事故远程快处率达90%,处理时长压缩至2分钟至3分钟,高架桥拥堵延时指数同比下降11.5%。

拓展应用场景

建立“三位一体”协同体系

宁波公安积极构建安全管理、警务应用、反制防控“三位一体”协同体系,让警用无人机化身无处不在的“空中鹰眼”。

“紧扣实战需求,我们在立体巡防、交通引导、侦查打击和应急救援等领域持续发力。”宁波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徐鸣芳介绍,依托无人机快速响应、空中视角及多元数据回传优势,宁波拥有了强大的实时态势感知能力,为指挥决策提供精准信息支撑。

宁波公安构建“空中瞭望、巡线、查控”体系,与地面警力、公安视频图像多维互补,实现重点区域全天候、无死角守护。截至目前,警用无人机已配合执行案件侦查、抓捕任务47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0余名。

在抢险救援的危急时刻,警用无人机更是开辟“生命通道”的先锋。2023年8月,象山县巡特警大队利用警用无人机搜寻,仅用16分钟便成功搜救一名失踪48小时的94岁老人;今年清明节期间,慈溪市发生山火,警用无人机72小时不间断监测与精准引导,为扑救工作提供空中支持。

据统计,2024年宁波公安警用无人机在飞行架次、飞行时长上居全省前列,警用无人机参与案件侦破、应急救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打造出5个省级经典案例。

坚持开放共治

建立市域低空治理体系

宁波公安坚持多元协作、开放共治,加快构建市域低空治理体系。

近年来,宁波公安与领军企业、顶尖高校深度合作,共建教育教学基地,开发低空智能AI预警、信息采集识别、GPS反制等关键技术,持续优化低空安防数据模型。

宁波公安紧密结合实战经验,淬炼空地结合技战法,建立夜间抓捕、高楼搜索、山林追踪等战术体系。7月,象山县公安局侦办冻品走私案,面对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犯罪窝点环境复杂的难题,当地警方通过无人机空中侦查锁定关键地点,相关警种联动,一举打掉了23人的犯罪团伙,查扣冻品300余吨,案值2000余万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今年高考录取逾84万人   截至8月2日,山东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已结束。今天(2日),山东省2025年普通高...
官方通报民警上门要求李某某删除... 转自:北京头条 #女司机亮证为了吓唬李某某#【官方通报民...
广西防城港认真全面整改 【#广西防城港认真全面整改#】#民警上门未发现违法违规程序失当#今天,官方通报司机亮证强迫让路事件。...
庸懒散浮个人自查报告 公安庸懒... 庸懒散浮个人自查报告(一)"庸懒散浮"简单来说就是平庸,懒惰,散漫,浮夸。具体一些就是指业务不精、能...
官方通报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7月31日以来,网传“农村公路惊现证件侠”“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