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鸿凌
在8月的微风里,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流淌着最动人的夏日音符。在端街承载着百年风霜的俄式老阳台上,由道里区委、区政府,哈尔滨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委员会协办,新晚报社承办的“舞台的夏天”阳台音乐节,已成为这个季节最富烟火气的城市乐章。8月1日傍晚,这个面向市民的精彩舞台,奏响了致敬八一建军节的深情乐章。
阳台吹响军旅“集结号”
傍晚,夕阳的余辉温柔地洒在中央大街的面包石与欧式建筑上,行人的脚步突然被阳台上的旋律吸引。
一段激昂豪迈、似万马奔腾的二胡旋律从端街那标志性的二楼阳台翩然传出。演奏者周傲,一位36岁的二胡教师,身着白衬衣,运弓如风。他的老家在湖北恩施,自幼喜爱音乐,父亲曾是驻守珍宝岛的“老兵”,于2011年举家搬到哈市。周傲在东北石油大学音乐系深造,如今在哈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学校。“有国才有家!”演奏后他激动地说,“我在八一建军节演奏这首《狂野飞骏图》,是向所有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随后演绎的《兰亭序》《铁血丹心》,将家国情怀注入琴弦,赢得台下一片掌声。
紧接着登场的是70岁的何群,他曾有6年军龄,现任太阳岛口琴乐团副团长。他15岁与口琴结缘,55年不曾放弃。2012年起,他潜心深造,各处拜师学艺,目前,已带领乐团坚持惠民演出6年多。“在这个日子吹响这首歌,真是无上荣光。”在搭档姚君的配合下,他吹奏起《人民军队忠于党》,高昂的旋律传递着“老兵”不变的初心,引得台下观众轻声应和。
“音乐之城”引发共鸣
琴声不仅吸引了路人,也拨动了游子的心弦。来自广东的教师杨维忠,正举着手机直播。“我生在哈尔滨,在广东工作20多年。这次回来赶上‘舞台的夏天’,听到熟悉的乡音,百感交集。”他将直播镜头对准阳台,“我想把家乡‘音乐之城’的声音带给广东的同事和学生,告诉他们我的家乡哈尔滨有多美、多热情!”
人群中,来自北京的宋女士带着8岁的孩子沉浸其中。母子俩7月31日刚抵达哈尔滨,逛了东北虎林园、坐了松花江过江缆车、品尝了西餐,当天正好步行到中央大街,邂逅了这场阳台音乐会。“哈尔滨的夏天真凉快,走到哪都很有氛围感。昨晚坐在江边看晚霞特别美,今天又有这样的阳台音乐,太棒了,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很多艺术气息和人情味,很有魅力。”孩子欣喜地看着表演,小手随着音乐轻轻打着节拍。
阳台音乐节,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人群中,不乏本地的忠实听众,他们对城市和音乐的热爱溢于言表。
全民共享城市律动
当身穿一袭优雅旗袍的李若含出现在阳台上,空气中似乎弥漫开一丝温柔的情愫。“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小城故事》的旋律空灵流淌,引来台下观众惊叹和手机镜头聚焦。这位39岁的哈尔滨姑娘,6岁学习声乐,目前是一位白衣天使。音乐梦想虽因客观原因改变,但“唱歌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面对生活的力量”。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这位哈尔滨姑娘获奖无数。2020年摘得“爱的使者——邓丽君歌曲全国网络公益大赛”总冠军,并受邀参与央视《纪念邓丽君逝世25周年》演出。“我要唱出情,用心塑造那份韵味。”她接下来深情演绎的《在水一方》等歌曲,温暖了老街的夜晚。
演出的尾声属于两名小乐手:13岁的长笛手于浩歌与单簧管手于莞笑。她们的管乐协奏清新明快、技巧娴熟,悠扬的乐声在百年老街上空飘荡,为当晚演出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舞台的夏天”将持续整个夏季,向每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普通人敞开怀抱。在哈尔滨,每一个夏天都注定与音乐相伴,每一条街道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即兴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