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年之后,央行与农业农村部再次携手出台新政策,有何深意?
创始人
2025-08-02 06:40:33
0

(来源:上观新闻)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视为又一次重要的农业领域顶层设计。回顾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曾共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仅仅两年之后,央行与农业农村部再次携手出台新政策,有何深意?

从总体上看,最大的亮点在于,《意见》首次明确强调“金融服务农村改革”的概念,而历史上关于农业金融的政策文件,均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为核心表述。这次将重点放在“农村改革”上,凸显了改革在政治层面的重要性超越了金融本身,显示出比以往“金融支持”更为深入和强劲的力度。“金融支持”强调的是传统金融向农村输血式的金融支持方式,而此次文件突出改革导向,强调用“改革方法提升金融支农效能”。

强化金融服务与地方政策协同

《意见》首次提出强化“政府性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倡导与信贷及债券的有效联动,专项支持发行“乡村振兴债券”,旨在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地方政府是乡村产业规划的设计者和实施组织者,但在方案前期如果缺少金融机构的介入,就有可能缺乏项目资金落地的可行性论证。《意见》第十二条鼓励金融机构发挥融资融智优势,在村庄规划期提前介入,提供专业化顾问建议和融资解决方案。通过金融机构服务与地方政府的协作,能提升金融服务产品与地方乡村振兴的适配性,进一步丰富服务的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此外,政府还可以运用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进一步减轻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负担,激励其加大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发挥金融服务与地方政策的协同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推动金融机构管理深度变革

《意见》要求银行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首次提出推行“金融链长制”,指定银行牵头县域重点产业链融资。推行“金融链长制”能够有效整合银行资源,通过指定银行对县域重点产业链进行融资支持,银行可以更精准地识别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链长制”最早出现在工业领域,后农业农村部将其引入农业领域,在2021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试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任“链主”。推行“金融链长制”,意味着金融服务农村改革的体制机制正在完善,也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链长制”要求金融服务更加注重农业全产业链的整体健康度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非仅仅依赖单一企业的财务报表,要求银行授信时通盘考虑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评估企业间合作的紧密程度及其对产业链稳定性的贡献。“金融链长制”能够实现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加强全产业链授信用信管理

在《意见》中,“授信”一词共出现11次。文件明确指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强化授信用信管理,综合考虑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及真实融资需求等因素,科学且合理地设定授信额度,防止出现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的情况。

针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产地市场的融资需求,《意见》要求探索实施批量化授信,提升服务效率。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意见》鼓励采用“治理+产业导入”的项目打包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整体授信,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针对新时代文明乡风,《意见》要求推动“整村授信”“无感授信”与“积分制”治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拓展乡村美德信用积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激活村民信用资产。

可以说,此次文件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布局是全方位、深入的,授信用信管理涵盖了农业农村的各个层面。

深化金融服务产权制度改革

《意见》首次提出要增强“农文旅”深度融合金融服务供给,探索将景区经营权、门票收益权等纳入抵质押物清单范围,探索集体经营性财产股权质押贷款。长期以来,农业行业信贷始终受到“抵押物难”“资产收益率低”等问题的困扰。为了有效解决农业信贷难题,《意见》还强调建立和完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重要性。通过政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如“保险+信贷”模式,为农业经营者提供更灵活的贷款条件。 《意见》要求构建涵盖农业设施及畜禽活体的确权颁证、抵押登记、价值评估、资产处置等全方位管理体系,推进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深化,准许林业经营者申请中长期贷款。

同时,《意见》提倡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此外,《意见》还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产品,如供应链金融,以满足不同环节的融资需求,促进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和林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这也意味着金融在乡村振兴中角色定位的改变,推动乡村振兴从原有的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成长转型。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原标题:《仅仅两年之后,央行与农业农村部再次携手出台新政策,有何深意?》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刘娜 孙文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买防晒衣,别被防晒焦虑困扰 在购买防晒衣时,别被防晒焦虑所困扰。如今市场上防晒衣种类繁多,看似都能提供强大的防晒功能,但其实并非...
长沙一小区外墙脱落致21岁女子... (来源:上观新闻)8月1日,湖南长沙开福区北辰三角洲E3区附近发生一起高空坠物致人死亡事件,死者系一...
甘肃省“双千行动”助力县域经济...   原标题:我省“双千行动”助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今年规模进一步扩大 重点打破园区改革等六大县域发...
微软Bing市场份额增长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三言科技)据...
“旅游+”持续发力,澳门经济跑... 转自:新华网今年以来,澳门着力推进“旅游+”跨界融合,与文化、会展、盛事活动强势携手,助澳门经济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