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天悦
昨天,美团、饿了么、京东先后发布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美团 不强制商家参加促销
当日,美团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一则题为《繁荣行业生态 抵制无序竞争》的声明,表示将坚决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
平台承诺,开展补贴活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依法向商家和消费者公示补贴信息,不对补贴总额进行夸大宣传;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参加补贴活动,切实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对商家和消费者遵循无歧视原则,确保促销补贴活动公平性,不通过选择性补贴伤害中小商户利益。
京东 不冲单量制造市场泡沫
京东在京东黑板报公众号发布题为《践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共建外卖行业健康生态》的声明,承诺将规范补贴行为,坚持“反内卷”立场,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绝不以冲单量体现市场地位、制造市场泡沫;抵制恶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坚守诚信经营底线;促进互利共赢,共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外卖良性生态和正循环。
饿了么 展示价即到手价
饿了么在官网上线一则题为《持续提升服务 推动良性竞争 激发消费烟火气》的声明。声明中承诺,将从消费者和商家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发放补贴;坚决抵制恶性竞争,尊重市场运营规律;平台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明晰的优惠信息,展示价即到手价,保障消费者权利;推动良性竞争,合作促进生态共赢。
分析
外卖大战是“存量博弈”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约谈之后,各平台的营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不过记者注意到,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种”仍在持续,商家仍然需要承担70%左右的补贴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轮外卖价格大战是“存量博弈”,并没有产生消费增量,同质化的低价竞争让平台企业与相关外卖商家陷入利润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业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