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汪韵 杨净媛)8月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深入开展“抓接收安置使其顺心、抓服务保障让其暖心、抓教育管理固其初心、抓作用发挥展其红心、抓权益维护令其放心”的“五心”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抓接收安置使其顺心。我省推行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将12项高频事项整合集成化办理,报到材料由23份精简至10份,表单由8张减少至1张,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深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岗位资源,全省退役军人安置率保持100%。
抓服务保障让其暖心。推进“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构建职业技能“培训超市”,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待遇全省通兑。搭建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省级层面面向全国军人军属、持优待证人员发布优待项目286项,全社会拥军氛围日益浓厚。
抓教育管理固其初心。创新开展退役返乡思政“第一课”,用好贵州红色文化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构建“退役军人+烈士纪念设施”英烈精神传承宣讲体系。规范开展“模范”“最美”等学习表彰活动,常态开展“新时代贵州退役军人奋斗榜样”主题宣传,激励退役军人在各行各业争当先锋、再立新功。
抓作用发挥展其红心。通过深化政校企合作,推行“定岗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细化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拥军贷”“退役军人创业e贷”,累计发放贷款7.2亿元。健全“选、育、管、用、带、训”工作机制,构建以“兵支书”为引领的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体系。分类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48万支、志愿者13.4万人,共计17.7万人次参与各项志愿服务。
抓权益维护令其放心。探索“七清”项目资金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精准服务对象底数、规范资金分配流程、明晰项目审核责任。畅通退役军人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探索建立“兵律师”工作委员会,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省级退役军人援助关爱基金累计帮扶援助5878人,帮扶资金1863.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