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规模飙升分化加剧 头部机构强者更强
创始人
2025-08-02 03:10:39
0

中经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ETF产品强势吸金,总规模持续冲高。在上半年突破4万亿元大关后,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ETF市场总规模达到4.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25%。

在总体规模扩大的背景下,ETF市场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年内有1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ETF新增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新增规模更是超过千亿元。华夏基金旗下ETF规模突破8000亿元,超过规模排名后40家基金公司的规模总和。同时,有20家基金公司ETF规模增长在2亿元以下,还有11家出现了负增长。

多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提到,2025年以来,ETF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这背后不仅有政策提供的有利环境、监管部门的助力,还有市场需求转变注入的发展动能。基金公司都在竭尽全力抢机遇,相对而言,头部公司“强者恒强”,增长最为明显。

ETF规模前十占比近八成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ETF总规模较年初的3.73万亿元增加了0.93万亿元,达到4.66万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3.18万亿元,占比近七成,但债券型ETF贡献了较大增量。从增长上看,债券型ETF从年初的1739.73亿元增长到5122.4亿元,年内增长194.44%。股票型ETF规模较年初的2.89亿元增长约10%。

分机构来看,头部基金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量。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新增规模分别达到1465.11亿元、1248.62亿元;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分别增加818.16亿元、694.14亿元;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海富通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ETF规模年内增长均超500亿元;国泰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安基金等公司也持续扩张,ETF规模年内增长均超200亿元。

与此同时,平安基金、招商基金、永赢基金等36家机构的ETF规模增长相对较慢,年内规模增长不足百亿;泰康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等11家机构的ETF规模则出现了负增长。

在分化格局下,截至7月30日,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规模总和占ETF总规模的近八成,“二八格局”仍然显著。

不过,进一步从增速来看,通过抢抓ETF市场高速发展机遇,一些机构实现了ETF规模的翻倍式增长。其中,海富通基金年初规模为518.55亿元,截至7月30日,ETF规模增长到1038.46亿元,较年初增长100%,此外,还有一些基数相对较低的机构也实现了规模的倍数级增长。整体看,有15家机构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

“近年来中国ETF市场持续高速发展。2025年更是指数化投资的里程碑之年。”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提到,指数化投资作为连接投融资两端的重要纽带,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管理、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工具。今年以ETF为主的指数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主动投资。机构方面,中国境内也涌现出3家基金公司的跻身全球前二十五大ETF提供商。指数化投资特别是ETF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李一梅提到,指数化投资的繁荣绝非一家之功,需要全行业合力浇筑。需要监管机构、公募基金、银行、券商、第三方机构、投顾平台等一起深度合作、协同破壁,将ETF嵌入财富管理全链条,通过多方协同创新,推动指数化投资从“工具属性”向 “资产配置中枢” 升级。公募基金需从 “产品设计者”转型为 “生态构建者”。要从“产品中心”到“场景中心”,重构投资者体验,通过低成本、透明化、精准服务,将ETF工具属性与投资者财富目标深度绑定,提升指数化投资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ETF成为居民财富增长的基石工具。

对于机构而言,抓住ETF市场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也是基金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年内ETF规模增长不足百亿元的头部基金公司,招商基金主要在主题产品方面发力。一位接近招商基金的相关人士提到,抓住结构性行情和主题赛道机会,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工具,也是策略之一。虽然整体规模增速有限,但公司旗下多只产品,如招商中证红利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招商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等均获得较多市场关注。此外,近期首批科创债ETF发行上市,招商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目前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被动投资”时代来临

“2025年ETF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快速增长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推动力量。”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提到。首先,政策为ETF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2024年新“国九条”为ETF开辟快速审批通道,央行同步提供流动性支持,监管部门更是将指数化投资提升至战略高度。其次,市场需求的转变也为ETF扩张注入强劲动力。机构投资者大幅增加ETF配置比例,将其作为资产组合的核心构件;个人投资者则越来越习惯借助ETF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无论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向布局。产品端的持续创新同样是关键推手。

2025年堪称ETF“创新元年”。在朱润康看来,“2025年不仅诞生了包括首批科创综指ETF在内的标志性产品,还涌现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这类填补市场空白的特色品种。这些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投资者的工具箱。ETF之所以能赢得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归根结底在于其与生俱来的优势:持仓透明让投资者安心,低廉费率减轻投资负担,风险分散带来稳健收益。这些特质使ETF逐渐从可选配置升级为必选配置,成为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标准件’。”

作为操盘手,前海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进一步从投资的角度提到,首先,ETF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分散投资、成本低等特点。当前,市场板块轮动较快,非常适合运用ETF进行行业轮动择时投资,降低了捕捉行业轮动机会的交易成本。其次,针对特定市场主题的ETF产品,能够帮助投资者快速精准布局相关主题,更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另外,申报数量、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等交易规则优化,使得ETF的流动性更好,作为投资工具更便捷灵活。最后,ETF通过跟踪指数分散了个股风险,在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推动资金向龙头标的集中,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宽基ETF成为投资者布局核心资产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升市场稳定性。

事实上,ETF不仅仅是投资工具。在实际投资中,“我一般会借助ETF去了解陌生行业。比如,可以查看成熟 ETF 的底层配套资产,因为每个 ETF 都有其明确跟踪的指数或投资的资产组合,通过研究这些底层资产,就可以快速了解该行业的主要企业构成、市场竞争格局。”畅力资产董事长、投资总监宝晓辉从其实战经验的角度出发讲道。有一个阶段,他比较关注半导体行业,就通过查看半导体 ETF的成分股,快速掌握行业内龙头企业以及主要参与者,并通过成分股的权重分布,了解不同半导体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为进一步研究行业提供方向。“由于ETF的权重分配并非一成不变,所以通过ETF的权重变化,还可以了解到最新市场动向。”宝晓辉说。

宝晓辉还特别提到,ETF高速扩张也反映出当前投资者投资理念正在逐渐成熟。ETF 作为一种被动投资工具,其规模扩张也是市场走向专业的重要标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赵心童不敌威尔逊 无缘斯诺克上... 8月2日,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下半区半决赛结束,新科世锦赛冠军赵心童不敌上届世锦赛冠军凯伦·威尔逊,无缘...
《樱桃琥珀》收官,周也丞磊《锦... 德塔文电视剧景气日报2025-08-02电视剧当日景气TOP10TOP10排名凡人修仙传(韩立63%...
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福马“... 央视《新闻直播间》近期持续聚焦福马“小三通”客运航线的暑运情况。在炎炎夏日,这条航线却展现出持续的高...
特朗普“危机公关”的深层逻辑:... (来源:直新闻) #特朗普卷入爱泼斯坦门# 【特朗普“危...
哈尔滨一孕妇地铁上遭老太太强行... 转自:宁波晚报近日,孕妇地铁上拒让座遭两老人辱骂引起关注。据悉,8月1日孙女士乘坐哈尔滨市地铁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