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兴产业布局 央国企并购重组瞄准“硬科技”
创始人
2025-08-02 03:07:34
0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一份份陆续披露的公告显示,A股上市央国企正通过并购重组,强化在“硬科技”、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

国投中鲁(600962.SH)拟购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院”)100%股份,上市公司将从传统果汁业务跨界至电子工程设计领域;南京化纤(600889.SH)拟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艺”)100%股份,购入标的主营产品是实现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基础核心部件……

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出现这一趋势是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等多方面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趋势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A股并购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格局和生态。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央国企在“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并购重组,将呈现技术导向更强、生态化整合、市场化程度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等特征。

瞄准“硬科技”新兴产业

7月5日,国投中鲁披露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控股股东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集团”)以及宁波市新世达壹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电子院100%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国投中鲁表示,标的公司为我国电子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及先进电子制造产业化综合服务商,为国投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服务板块优质资产。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能够助力上市公司打造先进电子制造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

央企在布局,地方国企亦在行动。

6月24日,南京化纤并购重组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根据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草案),南京化纤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100%股份,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前,南京化纤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PET结构芯材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景观水供应业务。通过本次重组,上市公司拟将原业务资产及负债全部置出,并注入南京工艺100%股份,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滚动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据悉,滚动功能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为数控机床、光伏及半导体设备、注塑压铸、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通用基础零部件,是实现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基础核心部件。

“近年来,上市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在‘硬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布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国际并购与投资研究所所长汪昌云对记者表示,央国企在“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布局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规模大、效率高。2025年上半年,央国企旗下上市公司主导的重大并购案例达16例,审核通过数量已与2024年持平。二是产业链垂直整合‌。半导体行业并购呈现技术导向性强、产业横向和纵向整合频繁等特点。三是并购重组整合的主要方向转变为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优势企业集中。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国有资本运营中心主任周赟对记者指出,当下,央企对“硬科技”领域的并购呈现出补短板和强产业链的特征。

例如在半导体领域,华大九天(301269.SZ)拟收购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和半导体”)100%股权,以补足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产业链条。

开源证券分析师周佳则向记者指出,本轮央国企“硬科技”并购重组主要表现为三大新特征:政策驱动尤为显著,国务院国资委相关意见明确鼓励“硬科技”并购,地方政府也设立百亿级并购基金定向支持集成电路等领域。

市场化机制不断深化,注册制下 “小额快速” 审核通道启用,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锁定期缩短。技术整合优先,并购标的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

周佳同时表示,本轮央国企“硬科技”并购重组亦形成两大新趋势:一是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央企通过跨境并购获取海外技术;二是产业链垂直整合提速,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下游应用场景实现贯通。

在汪昌云看来,上市央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强化“硬科技”、新兴产业布局,具有多方面的动因。

首先是政策驱动与战略布局。其次,产业升级与资源配置优化的需求‌。此外,还有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应对外部技术封锁‌的需要。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并购重组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

汪昌云分析,例如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后,其EDA工具链在国产手机芯片设计中的良率从89%提升至98.7%,成功打破新思科技、Cadence的垄断‌。

重塑市场生态,构建全链条能力闭环

央国企聚焦于“硬科技”开展并购重组,对并购重组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类并购正在重塑并购重组市场生态。”周佳指出,具体而言,即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引导资源向 “硬科技” 聚集,推动并购从资本套利转向价值创造。监管机制随之优化,强化技术协同审查,倒逼并购回归产业逻辑,遏制投机性重组。

“中国并购重组市场格局得以重塑‌。2024至2025年,央国企主导A股并购重组市场,并购金额占比高达四分之三。”汪昌云同时指出,并购重组还提升了上市公司产业集中度。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而言,汪昌云认为其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活跃的大规模并购重组可以提高投资者的市场关注度和交易的活跃度;其次,并购重组所涉及公司的估值逻辑将从传统PE或现金流折现法转向技术壁垒和产业链协同估值法。

周佳认为,对整个资本市场而言,这类并购正在改变资源配置逻辑:央国企将优质科技资产证券化,提升上市公司技术含量与产业代表性,使资本市场成为衔接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枢纽,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推动估值体系向长期价值因子倾斜,助力构建适配创新驱动的市场架构。

展望未来,周赟认为,上市央国企将深化“硬科技”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整合。纵向通过并购上游企业夯实核心供给、减少对外依赖,整合下游资源打通技术落地场景,形成研发到产业化闭环。横向并购同领域企业以汇聚创新资源、攻克共性技术瓶颈,整合市场力量提升集中度与话语权。

“双向整合将强化产业链韧性,加速技术协同,推动‘硬科技’领域实现更高效资源配置与更强发展动能。”周赟说。

汪昌云指出,未来央国企在“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并购重组,将呈现技术导向更强、生态化整合、市场化程度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等特征。

具体而言,将聚焦芯片、AI、量子等前沿领域,通过并购突破“卡脖子”技术;从单一企业合并转向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多维协同;创新的并购交易结构将更为常见‌;通过并购重组将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周佳预计,未来上市央国企在“硬科技”领域的并购将呈现三大核心趋势。其一,战略聚焦向产业链核心环节深化,将以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产业链关键节点为核心标的,通过并购强化技术自主性与产业控制力,构建“研发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能力闭环。

其二,整合模式向生态化协同跃迁。突破单一技术或资产并购的局限,转向跨领域资源的系统性整合,强化“技术研发—资本赋能—场景验证”的协同机制。

其三,市场化机制在并购中深度渗透。并购决策将建立技术价值与商业回报的动态平衡机制,估值体系向“技术领先程度+未来增长潜力”双维度倾斜。

上一篇:湾区携手 神州共盼

下一篇:书香伴暑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日本色情感特别重? (来源:大公馆)先说结论,不分性别和国籍,哪里的人都好色,食色是人的本性,日本色情感特别重,是独特的...
《财商老友记》第3集《古城的直... (来源:国金证券第5小时)免责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投资者教育的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
强降雨致河北兴隆“北京山谷”项...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8月2日电,记者8月2日从河北省兴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28日,兴隆县发...
转发提醒!暴雨大暴雨要来啦 【转发提醒!#暴雨大暴雨要来啦#】中央气象台8月2日10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8月2日14时至3...
颠覆性技术创新,从这里突破——...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丨颠覆性技术创新,从这里突破——京津冀国家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