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7月29日,游客在“有点田”向日葵花田赏花。
盛夏的贵阳迎来避暑旅游高峰。这段时间,观山湖区朱昌镇正持续开展“向阳聚力·花开百花湖”清凉夏日公益之旅。此次活动在朱昌镇政府支持下,由贵阳观投控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市观花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贵州美丽百花船舶旅游有限公司联合运营,通过免费开放特色文旅场景、融合乡土文化与科技赋能,为“环百花湖旅居避暑季”注入新活力,生动诠释文旅惠民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
7月29日上午9时,于今年1月完成升级改造的朱昌镇赶场市集已热闹非凡。众多游客穿梭在充满烟火气的摊位间,采购当地农户直销的新鲜蔬果、特色小吃与手工艺品。
改造后的朱昌镇赶场市集强化了文化展示功能,新增文化墙、集装箱艺术区展示“朱昌三宝”(朱昌窖酒、神鹊白茶、四印苗文化产品),联动金华镇翁贡村、翁井村等村落展销刺梨汁、杨梅汁、草莓酒等特产。市集保留“六日一集”传统,价格亲民,不仅吸引了周边村民来消费,更有市民专程前来游玩采购。家住贵阳金融城市民李女士拎着满满一篮新鲜蔬菜笑着说:“集市改造后又热闹又好玩,东西新鲜还便宜,坐班车也方便,我经常过来。”
毗邻市集的40亩“有点田”向日葵花田中人头攒动,盛开的向日葵映衬着游客的笑脸,快门声与欢笑声交织,气氛十分热烈。“盛花期预计将持续至8月中旬,花海免费开放,并安排专业摄影师免费为游客拍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通过优质体验推广当地旅游品牌。”贵阳观投控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朋友圈的九宫格直接凑齐了。”游客陈姝向记者展示用手机现场拍摄的照片,“本来只想拍向日葵,没想到摄影师帮我和朋友拍了不少照片,这趟来得太值了。”
现场工作人员杨克琴介绍,活动安排两位专业摄影师驻场,于上午10点至下午5点为游客免费拍照,之前有约200位游客提前预约服务。目前,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花海日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
卖小吃的当地村民黄家星高兴地说:“活动做起来了,人就跟着来了,生意越来越好做了。”
百花湖的湖光山色是此次避暑体验的重头戏。游客可乘船穿梭于星罗棋布的小岛之间,领略“水清、岸绿、岛秀”的喀斯特湖库风光。从铜仁来避暑的退休教师林争先感慨:“坐在船上看风景,比空调房舒服多了,听说还有智能游船,下次带家人一起来尝鲜。”
为扩大生态旅游资源影响力,活动同步推出限时解锁福利,游客若在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相关内容,乘坐游船可享五折优惠,浏览量达到一定数量,还可免费乘坐游船甚至免费体验智能游船。
贵阳观投控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活动不仅服务游客,更希望通过人流带动周边商家经营,为旅居者提供吃住玩一站式服务,实现区域经济联动。”
值得关注的是,贵州首批无人驾驶游船也在活动现场启动试运行。贵州美丽百花船舶旅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庆成介绍,每艘智能游船可载客8至10人,具有零噪声、高私密性的特点,计划8月中旬正式运营。游船设388元至1188元多档套餐,含下午茶、K歌等增值服务,航行时长分30分钟到70分钟不等。
“通过操作平板电脑上的智能游船远程控制系统,可实现智能游船一键停泊、航线修正,大幅降低操作强度。”安全员韦洪波介绍,操作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对智能游船的航线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航行安全。同时,每艘智能游船出航前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并配备救生设备,航行区域有快艇进行应急保障,确保安全无忧。
“我们同步推进船舶绿色升级,今年更新的6艘船均采用电动技术。目前百花湖游船的日均接待量在500到1000人次之间,智能游船试点成功后有望进一步提升。”王庆成说,此次智能游船技术的引入,旨在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推动乡村旅游从传统观光向“科技+生态”融合模式转型升级。
“将赶场文化、生态花海与智能游船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这种创新机制既带动农特产销与农户增收,又以公益属性践行惠民理念。”贵阳观投控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避暑经济持续升温,观山湖区正以百花湖生态资源为本底,通过公益引流、文化塑魂与科技赋能,书写独具特色的文旅篇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婕 文/图
(《公益引流 文化塑魂 科技赋能》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上一篇:贵阳交响乐团 第十六乐季圆满闭幕
下一篇:人气旺 文旅热 消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