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创始人
2025-08-02 02:45:51
0

证券代码:601958 证券简称:金钼股份 公告编号:2025-021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每股分配比例

A股每股现金红利0.40元

● 相关日期

● 差异化分红送转: 否

一、通过分配方案的股东会届次和日期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经公司2025年6月24日的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

二、分配方案

1.发放年度:2024年年度

2.分派对象:

截至股权登记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

3.分配方案:

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3,226,604,4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290,641,760.00元。

三、相关日期

四、分配实施办法

1.实施办法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通过其资金清算系统向股权登记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各会员办理了指定交易的股东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投资者可于红利发放日在其指定的证券营业部领取现金红利,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待办理指定交易后再进行派发。

2.自行发放对象

股东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

3.扣税说明

(1)对于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自然人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派发现金红利时

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40元。

根据《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规定,股东持股期限(指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上市公司股票之日至转让交割该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有时间)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税负为20%;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 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税负为10%;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暂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在股权登记日后转让股票时,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由证券公司等股份托管机构从其资金账户中扣收并划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于次月5个工作日内划付公司,公司在收到税款当月的法定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2)对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股东,公司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月23日颁布的《关于中国居民企业向QFII支付股息、红利、利息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7号)的规定,按照10%的税率统一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扣税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6元。如QFII股东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安排)待遇的,可按照规定在取得股息、红利后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3)对于香港联交所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公司A股股票(“沪股通”),其现金红利将由公司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按股票名义持有人账户以人民币派发,扣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1号)执行,按照 10%的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6元。

(4)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公司将不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按税法

规定自行判断是否应在当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派发现金红利税前每股人民币0.40元。

五、有关咨询办法

如对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有疑问,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咨询。

联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9-88320019

特此公告。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8月2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日本色情感特别重? (来源:大公馆)先说结论,不分性别和国籍,哪里的人都好色,食色是人的本性,日本色情感特别重,是独特的...
《财商老友记》第3集《古城的直... (来源:国金证券第5小时)免责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投资者教育的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
强降雨致河北兴隆“北京山谷”项...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8月2日电,记者8月2日从河北省兴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28日,兴隆县发...
转发提醒!暴雨大暴雨要来啦 【转发提醒!#暴雨大暴雨要来啦#】中央气象台8月2日10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8月2日14时至3...
颠覆性技术创新,从这里突破——...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丨颠覆性技术创新,从这里突破——京津冀国家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