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讯 李少辉 记者罗勉近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作为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广东省,现有红树林面积1.14万公顷,居全国首位。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多方协作等措施,广东省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增长的地区之一。
划定范围,多样修复,强化监管……近年来,红树林的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广东沿海城市有序展开。
在湛江市,全省首个针对红树林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施行,“国家-省-市-保护区”四级红树林湿地保护制度体系在此构建,同时实施一系列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进人工造林,红树林面积恢复增长至9900多公顷。
在惠州市,通过持续推进万亩级红树林建设项目,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12个,清理海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恢复自然海域约12平方公里,完成红树林营造8857亩、修复1965亩,构建起万亩连片的“海上森林”。
近年来,广东省红树林面积稳步扩大,生态旅游与生态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红树林成为沿海居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江门市台山依托镇海湾的资源禀赋,新营造红树林230公顷、修复38公顷,构筑30公里长的红树林景观带,与碧道、古村、温泉、台山蚝等相结合,建设集“红树林生态保育+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多功能综合发挥的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惠州市创新打造以“红树林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湿地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生态园,首创我国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