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究竟视频微博
【网信办出手!#自媒体医疗科普资质认证趋严#,#自媒体医疗科普AI生成内容需标注#】8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就账号资质认证、账号资质信息、医疗科普信息来源、资质核验、专业医疗科普内容生产发布、网络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严处违法违规信息及账号。
《通知》指出,医疗科普行为是以提高公众的医学健康科学素养为目的,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生产传播预防或治疗疾病等相关知识的行为。通过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信息发布传播行为,能进一步提升“自媒体”规范开展医疗科普行为意识,支持专业医疗科普内容生产传播,并防范虚假医疗科普信息误导公众。
第一财经了解到,目前包括小红书、B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都在大力推广医生科普。近期,这些平台已经加强了对医生账号资质的审核。据正在申请相关资质的一位军区医院主任医师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平台对账号的审核相当严格,需要院办开具同意医生开设账号的知情证明材料,并上传相关医生完整的资质证明,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院的盖章。
根据最新的《通知》规定,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应划分医师(中西医)、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科研人员等类型,分类核查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药学)等资质证件,医疗机构出具的在职证明(具体到科室)等材料。
《通知》还强调,应严格标注医疗科普信息来源,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如果是引用转载专业医疗科普内容、引用医疗安全等旧闻旧事、结合医疗领域素材摆拍剧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医疗科普信息、分享传播真实健康经历的,需严格标注信息来源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针对一些“网红医生”直播带货的行为,《通知》明确,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网站平台应明确告知“自媒体”账号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