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所有地方的公共厕所似乎在某个方面都很相像:
厕所隔间的门板并不是全封闭的,而是和地面之间有一段空隙;
这是怎么做到“全国一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图片为AI生成
厕所门下面的空隙
首先说说为什么全国各地的厕所门板都不是全封闭的,真的是为了方便给人递纸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厕所的门必须空出一截其实是硬性规定。
在我国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里明确规定,公共厕所的独立单元间,门板以及隔板下方都需要留出一段空隙,空隙尺寸要大于10厘米。
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间隔?
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但仍然可以从其他的资料里找到可能的原因。
除了我们国家,有些国家也会对厕所的门板高度作出要求,比如美国。
在美国的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里,就规定公共卫生间独立的单元门到地面之间需要留出 9 英寸(大约 23 厘米)的间隔,这个高度比国内的高了不少。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为了方便残疾人的辅助设备(比如轮椅)能够有自由活动的空间。
可国内的门板间隙比这个要小。而且在商场、车站机场、公园和人流量比较大的街道旁边的公共厕所里,都会强制要求设置专门的残疾人厕位,所以这个理由不太适用于国内。
但除了美国残疾人法案,美国公共卫生间协会也对“门板不直接到地面”的现象给出了解释,可以总结成下面两个原因:
1、清洁需求
相比于全封闭的隔板和门板,带有缝隙的门板更方便清洁人员清洁地面。毕竟清洁人员可以轻松将拖把伸进门板下方打扫,不容易出现清理死角,这是门板间隔设置的初衷。
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这样的门板还能够带来安全方面的好处。
2、安全需求
在美国公共卫生间协会的解释里也有提到,这样一个非全封闭的门板,能够让人们及时发现旁边隔间里的情况。
如果有坏人在这里干坏事(比如抢劫或者进行不正当交易),旁边的人就可以赶紧打电话报警。
另外,坏人也可能会考虑到隔间的密闭性不那么好,从而放弃在这里干坏事,所以这种设计对于降低犯罪率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还有,如果有人在禁止吸烟的卫生间里偷偷吸烟,烟味很快就会从非全封闭的隔间里飘散出来,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
除此之外,厕所隔间不是全封闭的还有另一个安全方面的好处。这个好处在美国公共卫生间协会的解释里虽然没有提及,但非常重要——厕所隔间下的缝隙可能会救命。
人们能通过隔间的缝隙,发现里面是否有人晕倒,从而及时救助晕倒的人。
这样的事情确实会发生,而且每年都会发生好多起。比如,2022 年,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服务区的公共卫生间里就有一女孩晕倒。正是因为有人看到厕所隔间下方的间隙里伸出一只脚,才及时对女孩进行了抢救。
如果厕所的隔间是全封闭的,里面的人晕倒之后,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被人发现,这可能会错失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引发悲剧。
门板和隔板下方的空隙
还有其他好处
1、通风量需求
比如,《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 对公共卫生间每一个蹲位、座位和站位的通风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是全封闭的隔间,对通风设备的布设要求会更高,因此门板下方的空隙也能够解决一部分通风量的需求。
2、耐用需求
另外,门板并不是和地面严丝合缝,在建造的时候也更节省材料,同时也更不容易出问题。
如果真的是全封闭的,门板的尺寸就不能有一点点差池,否则可能会跟地面产生摩擦造成损坏。
话说回来,这样有缝隙的门板,真的能给上厕所忘带纸的人提供希望,毕竟别人给你递纸,也不用经历四目相对的尴尬。
来源:科普中国
原标题:《为啥公共厕所的门下都要空一截?原因竟是……》
编辑:朴丽娜
责编: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