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服务团福州高新区行暨第二十三届福州市科协年会开幕!
创始人
2025-08-01 22:02:58
0

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服务团福州高新区行暨第二十三届福州市科协年会盛大开幕!这一盛会汇聚了众多科技精英与创新力量。服务团的到来,如同一股强劲的科技春风,将为福州高新区注入新的活力与机遇。年会的开幕,标志着福州科技领域的一次重要集结与交流,为推动当地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搭建了广阔平台。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话科技未来,共同见证福州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相信在“科创中国”的引领下,福州高新区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8月1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与医学人工智能科技服务团、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福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服务团福州高新区行暨第二十三届福州市科协年会在福州高新区开幕。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詹启敏,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科技社团行业党委书记、一级巡视员林学理,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洋,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雷成财,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智武,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翔等参加大会开幕式。

本次活动以“科创领航榕智汇 五链融合促发展”为主题,聚焦生物医药与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旨在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深度融合,服务福州高质量发展。中国微循环学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复旦大学等专家与国内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县(市)区科协、市级学会、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近3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生物医药与医学人工智能重点产业发展。

开幕式上,雷成财对年会的举办寄予厚望,诚盼与会专家围绕核心议题分享前沿洞见,提供战略指导,推动一批高质量的产学研用合作项目在福州落地生根,让福州乃至福建真正成为创新要素集聚的“强磁场”、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林学理高度肯定了福州作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创新驱动示范市的担当与作为,希望继续推动科技资源精准服务地方发展,推动“长期合伙人”结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造“近悦远来”的创新沃土,汇聚顶尖人才,在前沿领域攻坚克难,为福建发展铸就科技脊梁。

詹启敏表示,福州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强劲的发展活力,作为隶属于中国科协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微循环学会将携手福州各界,用小循环的畅通助力福州科创大格局的构建,共同书写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现场,中国微循环学会与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福州科技馆签署合作协议,“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与医学人工智能科技服务团与省市医疗机构、学会、福州重点企业开展项目签约。

在主报告环节

多位顶尖学者发表前沿报告。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詹启敏以“数智科学与赋能精准医学发展”为题,阐述了未来数字科学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韩东分享“软物质医学”研究进展;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彭勃探讨“小胶质细胞的更替与替换”最新成果。

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 詹启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韩东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彭勃

在圆桌对话上

韩晶岩、孙保亮、邢岩、刘斌、叶晓燕等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进行圆桌交流,孙子林、黄巧冰、韩建群、孙英明、林可敬等专家则聚焦“数字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展开研讨。

活动期间,“科创中国”服务团深入福州开展多场专题调研。服务团专家与福州市科协、高新区领导、企业代表召开调研座谈会,就区域发展规划、技术需求与合作事项进行务实交流;在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调研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医院“十五五”规划及重点项目合作进行深入讨论。

此外,中国微循环学会党委与福州市科协机关党委、科技社团行业党委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观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凝聚科技工作者服务发展的共识。

本次年会活动充分发挥福州市作为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创新驱动示范市的优势,搭建了高水平产学研用对接平台,为福州市生物医药与医学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颜学辉 摄影:陈景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毛丰美事迹党课心得体会10... 党课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范文1:400字 <<<返回文章目录  毛丰美同志是中国共...
最新或2023(历届)党章心得...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学习党章心得体会(1)  通过对党章的学习,结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党建个人心得体会_个人党建工作...  党建个人心得体会范文1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党建工作有不同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分...
大学生团课学习心得体会3篇 分...  大学生团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这次我很荣幸成为第25期团校学习的成员。经过了上团员课,学习了共...
最新或2023(历届)党课培训...   最新或2023(历届)党课培训心得范文1:“两学一做”专题党课学习体会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