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成本远低导盲犬#导盲机器人来了# !#国产智能仿生手纳入集采#】在时代的分岔路口,机器人不再只是过路人的角色。中国盲人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视障群体达1731万人,但现役导盲犬仅400余只,视障人士拥有其可能性不到万分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导盲机器人成本低、复制快,更重要的是,一套协同作业的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智能交互系统,让它们既能“看见”复杂的路况,又能“听懂”主人的指令,还能“说出”行进的方向,成本远低于20万元/只的导盲犬。在仿生手领域,国产自研电机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1/10,重复定位精度达±0.1毫米,已被纳入残联补贴目录(上海地区报销比例达90%),比如国产智能仿生手政府集采价38000元(个人仅需支付3800元)。2025年4月我国首批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立项,5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发布,专家预测5-10年内有望实现家庭场景落地。微纪录片《Hi 机器人》今天播出第四集《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