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钢结构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创造价值。我们要通过价值链的提升,甚至商业模式的创新,使钢结构建筑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7月29日,山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向东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九次常务理事会间隙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道出了钢企应对钢结构建筑成本控制难等的破题之法。
王向东介绍,山钢致力于发展钢结构建筑用钢和建筑钢结构,正着力推进产业链深度协同,特别是与建筑、机械加工、钢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并高度重视供应链纵向整合工作。他表示,山钢于去年末启动了莱钢钢结构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体,涵盖了从设计端到制造端、再到用户需求端的全流程,贯穿制造、加工、配送等供应链各环节,旨在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山钢正在规划建设国内首个钢结构建筑产业园区——数智化绿色钢结构建筑产业园。该产业园区重点聚焦型钢产品、冶金循环资源(钢渣、水渣等固体废弃物)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基础设施上的应用,主要生产建筑钢结构部品部件、桥梁钢结构部品部件及三板系统、绿色建筑配套所需产品等,并通过吸引绿色建筑全产业相关企业加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力争实现数智引领、集成发展。
“支持在经济发达区域建设高水平钢结构建筑产业园是国家战略部署。”王向东介绍,作为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的重要子园区,该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为117.56公顷,规划总投资额约为32亿元,计划钢结构件加工能力达80万吨/年、产值目标超20亿元/年,建成后将成为助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均已获批。”王向东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了该产业园区的4大发展优势。
一是产品优势。该产业园区依托山钢两大优势钢结构品种——宽厚板和H型钢而建。这两大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品种最齐全,且占有率较高,为该产业园区钢结构建筑用钢的供应提供保障。
二是研发优势。王向东介绍,山钢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钢结构建筑用钢领域持续强化研发创新能力。山钢通过建立快速响应的定制化开发体系,不仅可针对用户特别需求开发新品,还可在绿色低碳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产品利用价值。
三是市场优势。作为钢材净输入省,山东省利用输入的钢材资源,依托本地完善的钢结构制造产业链,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钢结构产品,进而又通过需求反哺研发,实现钢结构建筑用钢质量、数量的双提升。“可以说,山钢在钢结构建筑用钢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王向东指出。
四是商业模式优势。王向东表示,山钢创新性地提出了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的商业模式,通过将钢结构建筑园区纳入上游用户生产环节,实现了产业链的无缝衔接,不仅提高了供应链效率,还为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山钢在产业协同方面的前瞻性布局。
“接下来,我们要特别强化这个园区的智能化建设,力争打造一个全国钢结构建筑园区的示范标杆。”王向东介绍了该产业园区下一步要重点推进的3项工作。
一是产业链生态整合。包括构建“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施工安装—配套服务”全链条体系,重点整合绿色建筑配套产品、三板系统及桥梁钢结构等细分领域资源;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形成涵盖材料供应、部品部件生产、智慧建造服务的产业集群。
二是数智化平台建设。包括搭建智慧园区管控平台,集成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物联网设备及能耗监测系统,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资源调度智能化;建立钢结构建筑数字化设计标准体系,推广模块化设计与装配式施工技术。
三是示范应用推广。包括联合大型建筑企业承接医院、学校等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实现钢结构占比100%;与万科、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商合作,推广绿色钢结构住宅,打造超低能耗钢结构示范项目,推动绿色钢结构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广。
此外,王向东介绍,今年上半年,山钢集团严格执行国家及山东省相关产量调控政策要求,围绕根本目标,深化双轮驱动,加大结构调整降本增效力度,利润同比增加17.57亿元。同时,他针对行业自律控产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控产的关键在于真正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到位。二是要建立行业限产机制,包括监督机制、处罚机制、激励机制等。三是结合环保投入实行差异化限产。四是钢企要继续加强自律控产,坚持“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确保行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