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待证成“香饽饽” 优待项目达1800多项
创始人
2025-08-01 08:33:19
0

  ■本报记者韦静

  7月3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服务广西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从建好、管好、用好“退役军人之家”到拓展优待证的应用场景,再到运用AI技术还原烈士照片……一项项措施传达出广西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关心关爱,让广大老兵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和社会的尊重。

  优待证成“香饽饽”

  目前全区已有1800多项

  2024年以来,广西全力以赴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在全区1256个乡镇街道均设有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宣传英模事迹、展示优秀退役军人立功受奖情况、展现退役军人在各行各业的模范带头作用,让老兵们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感受到家的温情。2024年以来,全区各级服务中心(站)累计接待退役军人来信来访1.5万人次,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47万人次。

  “退役军人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人表示,广西连续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圆满完成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任务,扎实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全区11个设区市实现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让广大老兵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和社会的尊重,并想方设法拓展优待证的应用场景,退役军人可凭借优待证在全区14个设区市免费乘坐城区内公共交通工具,部分地方还可以享受住宿、餐饮、医疗、文旅、购物等方面的优待。今年广西还特别推出“为退役军人办十件实事”等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工作。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优待证已成为“香饽饽”,“退役军人持证均可在全区175个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或优惠游览。在南宁,老兵们乘坐地铁公交全免费,现在全区已经有1800多项优待项目,从旅游到医疗,从金融到餐饮,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把工作做细做实,特别是在医疗、出行、文旅这些大家最关心的方面,争取办更多实事好事,让每一位优抚对象都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赓续红色血脉

  首次运用AI技术还原1200多张烈士照片

  广西是一片红色热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24年以来,广西推动评定(追认)16名烈士,投入6000多万元支持40个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开展“清明祭英烈”、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为烈士寻亲”等活动。

  2025年清明期间,全区边境烈士陵园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烈属、祭扫群众超14万人次,组织志愿者为每一名烈士敬献鲜花、擦拭墓碑。在龙州烈士陵园,首次运用AI技术还原1200多张烈士照片,工作得到烈士亲属和老兵们的点赞认可,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此外,今年5月份广西还出台了加强烈士褒扬工作的新措施,排查了全区分布较为零散的烈士墓,落实了3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烈士纪念设施的维护和烈士祭扫服务保障,并特别整理一批广西抗战英烈的事迹,在主要纪念场所增设了抗战主题展览;开展“抗战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

  拥抱AI新机遇

  全区退役军人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10万家

  让退役军人发挥更大作用,是时代所需,也是发展之需,是民之所盼,更是国之所望。当天还邀请了2位优秀退役军人和1名退役军人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代表出席发布会。其中,企业总部位于南宁的润建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群伟作为优秀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李群伟坦言,当了19年兵,军旅生涯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目前我们正在广西南宁打造五象云谷AI产业园,建设认证等级跻身全国前五的智算中心,聚力突破垂直模型、智能体的核心技术,让人工智能更‘接地气’。比如,我们正积极用AI来赋能教育、助力医疗、巡检网络等,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润建产品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将会更好服务大家的生活。我们还计划牵头设立退役军人AI培训基金,帮助更多战友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共同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他说。

  目前,全区退役军人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已突破10万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广西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新机遇,和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等合作成立了退役军人学院,开设了无人机、跨境电商等热门课程;开发了“桂小兵”智能助手,24小时在线解答就业政策问题,上线仅两个月就服务了6500多人次,帮助越来越多退役军人在新兴行业找到了理想工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州早报(8月2日)—— 张雨... 转自:德州发布Hi早上好,一起听新闻▶ 张雨绮回复德州日报,为“德BA”打call!▶ #德BA为家...
“苏超”效应持续显现 文体旅融...   本报记者 舒娅疆 实习生 郭奕妍  2025年以来,火爆出圈的“苏超”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推...
返家居民致谢守护者   本报讯(记者 孟紫薇)“终于回家了!谢谢你们的付出!”昨天一大早,顺义东方太阳城社区居民将绣有“...
总结中轴线申遗成果丛书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优秀成果的《北...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