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的历史贡献
创始人
2025-08-01 08:22:57
0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理事长 焦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发表重要讲话,对抗战历史的进程、抗战胜利的意义和抗战精神的传承等展开全方位、系统性论述,为理解和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奠定了正确的史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东北抗联及其前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殊死斗争,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吹响救亡号角,发出气壮山河的抗战先声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侵占中国东北。蒋介石政府一方面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指示东北军采取不抵抗主义,另一方面苦撑待变,寄希望于“国际公理之判断”,妄图依靠国际社会的外力介入调停。然而,对日奉行“不抵抗主义”的结果却是日寇的肆无忌惮和得寸进尺,是东北三省的迅速沦陷和四万万同胞的血与泪。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区抗日武装,高举抗日救国旗帜,率先吹响了武装抗日的号角。首先,中共最早提出抗日主张。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照,中共满洲省委于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发出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宣言》,率先表明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立场和决心,提出了“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抗日救亡主张。在《宣言》的引领下,东北军民的抗日斗志得到极大振奋,为迅速行动掀起反日斗争的浪潮指明了方向。其次,坚决组织武装抗日。1932年,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先后起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正式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训令》中有专门指示:“在接近中心城市与帝国主义势力直接统治的地方,可由游击队领导民众组织抗日义勇军,实行游击行动”。不久,中共中央以及中共东北地方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等人到东北充实中共满洲省委及各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并开始组织东北各地为数众多的抗日义勇军与日军作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在70多个县都先后建立了根据地,使抗日烽火燃遍东北大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壮丽的序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点燃全民斗志,掀起全民族抗战的壮阔洪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地区抗日武装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还以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战术运用直接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并长期牵制日军,延缓了日军全面侵华的脚步,更在于它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燎原之火,照亮了四万万同胞救亡图存的道路。一是为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积极探索。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信中强调“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满洲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团结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开始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支抗日武装陆续改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使黑土地上的各支抗日武装开始了更加广泛、密切的合作,取得极大战果。在此基础上,又于1936年正式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可以说,东北抗联的历史变迁证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对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起到了促进和借鉴作用。二是向全国人民传递了抗战信心,使“抗日救国”开始成为全民族的共识。毛泽东于1935年11月同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机关报《红色中华》记者谈话时指出,“满洲义勇军数年顽强抗战的经过”足以证明“中国有力抗日,有力来恢复失地,并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正是在东北抗联的激励下,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战,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凝聚了磅礴力量。比如复旦大学历史上就有一支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复旦学生义勇军在校训练几个月后,申请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与士兵们一起生活、共同操练。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50多名复旦义勇军在总指挥赵聚钰的率领下,请求赴前线参战杀敌。复旦义勇军与士兵一起,冒枪林弹雨,浴血奋战,坚守阵地34天,予日军以重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支援世界战场,贡献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力量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就是最早点燃烽火、最晚熄灭硝烟的英雄部队,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卓越贡献。从开始时间看,从1931年至1939年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独立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持续时间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以孤军奋战的姿态独自支撑起东方战场长达八年,并担负东方主战场作战任务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持续时间不到6年,太平洋战场持续时间不到4年,均远短于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持续时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功不可没。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于1932年8月制定《1933年度对苏作战实施方案》,准备以中国东北为基地发动对苏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通过持续游击战牵制数十万日本关东军,使日军深陷战争泥潭而无力进攻苏联,因此直到1937年日本关东军也未敢实施对苏侵占计划,由此也让苏联得以避免过早卷入战争旋涡。又如,当苏联和日本发生局部冲突后,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配合苏联红军对日作战,抽调了大批部队开赴中苏边境,在日军背后发起进攻,减轻了苏联红军双线作战的压力,为苏联红军战略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再如,1945年8月苏联挥师东进,东北抗联承担了一定的作战向导和情报侦察等任务,为收复东北失地和歼灭日军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铸就东北抗联精神,树立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精神上的良好影响”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之间“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而最终铸就的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从源流来看,东北抗联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赓续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基因,又赋予了抗日救亡的时代特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党和国家永远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内涵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历经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淬炼,涌现了杨靖宇嚼棉絮啃树皮仍战斗至最后一息、赵一曼经受高强度刑讯也决不屈服、八位女战士宁死不降而挽臂投江……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最终形成了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核心的东北抗联精神;从效能来看,东北抗联精神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不朽精神丰碑。新时代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从抗日救亡的光辉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从激荡人心的伟大精神中激发时代担当,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九一八事变两个月后,作曲家黄自创作出我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抗敌歌》。歌曲开头唱道:“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持久抵抗将仇报!”十四年间,从第一份抗日宣言到最后一支抗联队伍,从白山黑水到大江南北,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华各族儿女勇敢战斗在抗日最前线,是坚持“一致持久抵抗将仇报”的伟大旗帜,是全民族抗战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如今,硝烟散尽,战乱不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强虏入寇逞凶暴”的悲惨局面一去不复返,“中华锦绣江山”的壮丽景象今朝更好看。英雄不朽,精神长存。包括东北抗联将士在内的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的英勇事迹及崇高精神启示我们: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要不断用党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安新区推出100套“补贴租”...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金忠秀)8月1日,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发布公告,新区计划推出首批1...
昨日起空军使用多架运-20从沈...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刘济美、郭强)记者从空军招飞局获悉,202...
大学生怎样自我职业设计 大学生...   一、你的优势:   1、你学习了什么。在学期间,你从专业学习中获取些什么收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和...
OpenAI首席运营官:Cha...   OpenAI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在X发帖表示,ChatGPT目前付费企业用户数量...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职...   第一章认识自我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就读于XX大学,在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