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张向盈)夏季高温、强紫外线天气频发,臭氧污染防治尤为关键。铜川市落实四项措施精准防控臭氧污染,打好臭氧防治提前量,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7月31日,全市优良天数153天,同比增加4天;臭氧浓度同比改善1.8%,综合指数同比改善8.3%,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76位,同比前进22位,位居汾渭平原15市区第一。
提前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铜川市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和《关于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建立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各区县及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形成齐抓共治工作合力。同时,提前发布《关于优化涉VOCs面源污染施工作业的提示函》,严控沥青铺设、道路划线、露天喷涂等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提前排查治理。围绕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重点,完成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31项,对57家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工业企业、88家汽修厂、106家加油站和1450家餐饮门店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分类整治台账;督导45家工业企业及时更换活性炭,10家企业实施治污设施升级改造,1430家餐饮单位清洗油烟净化设施,不断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提前预测研判。举办臭氧污染防治培训,邀请专家分析臭氧污染成因,精准开出治理良方;对城市区域和工业园区VOCs(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810公里,常态化开展臭氧预测预报和研判预警工作,加大数据值守,紧盯臭氧八小时滑动指标,及时发布5分钟值、小时值,提前测算保良余量,成功抢回臭氧边缘优良天8个。
提前管控调度。市环委会办公室牵头抓总,“一市一策”专家团队精准分析发布臭氧管控指令60余次,各区县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臭氧管控措施,常态化开展巡查整治,督导汽修门店错时喷漆,加油站夜间卸油,建筑工地改用水性涂料,有效防控臭氧污染,全力守护“铜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