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前,十九路军为抗日浴血淞沪:“顶硬上”的广东人,打出中国志气
创始人
2025-08-01 07:41:24
0

开栏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历史深处走来,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

烽火映南粤,热血铸丰碑。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激扬抗战洪流中的广东力量,羊城晚报联合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今日起推出“烽火南粤铸丰碑——抗战中的广东历史细节”系列报道,讲述广东人民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抗战故事,体悟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抗战精神,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前行力量。  (董柳)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卫国抗战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电视剧《追风者》中,一段第十九路军致全国同胞的抗日通电让人热血沸腾。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突袭上海,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起反击,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在上海,这支主要由广东子弟组成的军队与日军血战月余,迫使其三易主帅、四次增兵、损兵万余,以不屈的爱国精神,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这场战役也成为中国14年抗战的重要起点之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进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于历史长河中寻找先烈脚印,对话英烈后人,重温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打吧!不许退走……”

“打吧!不许退走,守住原有阵线……”广东惠来人翁照垣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淞沪抗战第一枪打响时的情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了掩盖炮制伪满洲国的阴谋,转移国际视线,日本侵略者经过精心策划,在上海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下定抗战决心,违抗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的意志,率军奋起抵抗。

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先烈纪念馆内,一封密令展示了这群中国军人的抗日决心——

1932年1月23日19时,第十九路军向各部发出抗日密令,表示“以守卫国土,克尽军人天职之目的,应严密戒备。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向闸北中国驻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战斗打响了。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历史研究会会长黄宇在《铁血国魂》一书中这样写道:

“23时30分,步枪声起。

‘日军已开始向我们攻击了!’团长张君嵩报告。

‘打吧!不许退走,守住原有阵线……’旅长翁照垣回答。”

一夜激战过后,十九路军将士以伤亡1/3的代价击溃敌军。

闸北血战、吴淞要塞战斗、蕴藻浜血战、江湾战斗、八字桥战斗、浏河血战……战后统计资料显示,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参加淞沪抗战的第十九路军、第五军伤亡1.5万余人,日军伤亡万人。

“这场战争中,以第十九路军为代表的中国军队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肖自力说。

十九路军陵园里,蔡廷锴撰并书的《十九路军抗日死国将士之碑》这样描述这场战事:“我军以寡敌众,以弱敌强,以饥疲当饱逸,以苦械当利兵,祸重如地,亦知亡矣,然犹奋不顾身、必死为期者,国之大命,决诸此役也……”

铜鼓帽下的英魂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十九路军陵园的先烈纪念馆内,陈列着一顶广东地区常见的竹编铜鼓帽,上书“十九路军”四个大字。一组来自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市档案馆的老照片中,在战火纷飞的淞沪战场上,十九路军将士们也是背着这样的竹帽、端着长枪与日军鏖战。

十九路军陵园管理中心讲解员文丽雅告诉记者,十九路军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粤军第一师,是在北伐时期被誉为“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之一部,其将士大多来自广东。90多年前,这顶帽子曾为征战沙场的广东子弟遮阳挡雨。哪怕战况再紧急,他们宁可丢弃其他物品,也要留下这顶来自家乡的竹帽。

蔡廷锴长孙、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历史研究会老会长蔡醒民曾问过十九路军的老战士,为什么在战场上也要背着这顶竹帽?他们说:“假如我死在战场上,活着的战友就会拿起这个帽子,盖到我的脸上,我就算回到了广东,魂归故里。”

战火纷飞的年代,鲜有人能马革裹尸还。“对战士们来说,这顶帽子就是他们的马革。”黄宇说。

站在十九路军陵园的《将士题名碑》下抬头望去,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个铜鼓帽下的英魂——

李荣熙,广东台山人。1932年2月13日,他阵亡于上海蕴藻浜,时年33岁。

石炎华,广东增城人。1932年2月26日,他阵亡于上海竹园墩,时年26岁。

黄瑾,广东和平人。1932年2月29日,他阵亡于上海江湾,时年40岁。此战,“和籍团”50名广东和平籍将士为国捐躯……

“荣熙伯回来了!”

为国捐躯91年后,李荣熙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广东台山良边村。2023年12月6日,李荣熙的侄女李素欢带着12幅伯父生前相片,送回祖屋。

村口,李素欢一下车,就看到许多人等在那里,有人眼含热泪,还有人拉着她的手哭着说:“荣熙伯回来了……”

原来,李荣熙从未被忘记。

13岁时,李素欢从父亲口中得知,伯父李荣熙是个抗日英雄,牺牲在上海。从此,让伯父“回家”,成了她的心愿。

2006年,李素欢在伯父遗物中发现了一封十九路军营附吕立写给李荣熙家属的信,信中详述了李荣熙殉国情形。

淞沪抗战打响后,十九路军少校营长李荣熙率兵死守蕴藻浜半个月,十几次打退敌人进攻,多次骑马挥刀与日寇近身肉搏。这场战役因其惨烈被称为“蕴藻浜血战”。

信中写道:“敌炮火犀利,不一刻而机枪连郑连长受伤,连附又受伤一员、阵亡一员,士兵死伤亦多,营长不以敌众及炮火犀利为怯……”

根据信中描述,李荣熙是这样牺牲的——

1932年2月13日凌晨,大年初八,上海风、雨、雪交加,河面腾起大雾,日军放烟雾弹趁机渡河,偷偷攻入李荣熙所在营九连阵地。九连官兵奋起抵抗,李荣熙带机枪连赶去支援,从凌晨激战到午后,将敌人打退。午后,李荣熙到前线阵地布防,突然,对岸日军打来一串子弹,一弹正中李荣熙头部,右额入左脑后出。

“当天下午3点多,李荣熙长叹一声,就断气了。”李素欢告诉记者,李荣熙的死,激发了全军士气。“大家表示,一定要同日本人血战到底。一些受伤的官兵听说营长战死了,也冲回前线继续打。”

当天晚上7点多,随着十九路军的全线反击,蕴藻浜战役全面结束。

“保家卫国,他们真的了不起。”李素欢感慨道,“14年抗战中,多少中华儿女牺牲了,不只是一个李荣熙。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

“顶硬上”的广东人

文丽雅常常能在十九路军陵园里看到上海来的观众,淞沪抗战中“不怕死”的广东兵,至今仍让他们难忘。

肖自力告诉记者,这支广东部队投入上海抗日战场上后,人们经常会在战场上听到一句广东话:“顶硬上!几大就几大!”

从先辈们的回忆中,黄宇也常能听到类似的描述。“他们冲锋的时候,背着铜鼓帽,用粤语喊着粗口,挺着枪就冲上去了。”

战场上那句著名的广东粗口,日本兵听不懂,却印象深刻。“战后日本人编写的一本词典中,对这句话有个别出心裁的解释:‘这是指大胆地放枪。’”肖自力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如果将十九路军口中的“顶硬上”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血战到底”。“广东人有一股蛮劲,不认输,不服输,要跟你拼到底。这也充分反映了广东人在抗日战场上血战到底的精神。”他说。

就这样,一群广东兵,奋起抗日,血洒淞沪,死守国土,在史书中留下了壮烈一笔。

有专家这样评价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历史意义:一·二八淞沪抗战使14年抗战中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第一次高潮得到空前体现。共赴国难、抗日图存的凝聚力转化为同仇敌忾、奋勇抵抗的战斗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自信得到增强。

在黄宇看来,这场战役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中国的老百姓看到了什么是“国家”。而军人的责任,就是保卫国家;先辈们留给他们的叮嘱,也是“报效国家”。

“爱国,就是十九路军将士的思想核心。”黄宇说。

胜利已至,精神不灭。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叶佳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十九路军陵园今年举办了系列抗战主题展览、研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了解这段历史,拳拳爱国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于是我们看到,93年后的盛夏,十九路军陵园《将士题名碑》上,1983个英名字字清晰;先烈纪念馆里,又来了一群年轻人;《十九路军抗日死国将士之碑》前,一名中年人驻足良久;陵园苍松翠柏下,有老人携孩童摇扇纳凉……

这一幕,正是他们以性命换来的和平。

历史档案

十九路军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试图建立伪满洲国,为转移国际视线,侵华日军又寻衅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军以所谓“日僧事件”为借口,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发起猛烈进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将士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领下奋起抵抗,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1月29日,蒋光鼐、蔡廷锴和戴戟联名发表抗日通电。

在社会各界的支援下,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抗战坚持了一个多月,打得日军多次更换司令而不能有所推进。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妥协,加之日本还未做好全面侵华准备,在达到掩护建立伪满洲国目的的情况下,日本同意停战。1932年5月5日,双方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一·二八淞沪抗战遏止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全国抗战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一次伟大壮举。第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战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极大振奋了全国广大人民包括国民党内爱国官兵,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抗日热情,取得了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也充分体现了只有坚决抗日,才是大势所趋,民心、军心所向。

编辑:聂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天你被种草了吗 暑假来临,学生们终于有时间出去走走了。规划路线、打包行李、预订机票酒店……为准备行程,大部分人会在社...
下好“一盘棋”落实生态保护补偿 近期,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这是对2024年6月《生态...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9...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新华社银川8月1日电(记者马思嘉)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
南航集团坚持深学严查实改 本报广州8月1日讯(记者杨阳腾)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职业规划是什么及大学生如何做好...   职业规划,即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