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姓名:李宗林 录取学校:吉林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N晚报记者 朱竞天 摄影 闫拥洲
翻过一重又一重山,车轮碾过的路渐渐从能会车的宽道,收窄成仅容单车通行的小径,我们终于到达屏山县锦屏镇李宗林的家里。
红砖垒砌的旧房上,搭了简易的板房,铁皮在阳光下被晒得滚烫。屋边上栽种着李子树,树下几只土鸡正慢悠悠地刨着土。李宗林说:“这鸡是养着下蛋用的,能给家里生病的人补充点营养。”
没能穿上白大褂,走上讲台也发光
李宗林的母亲受家族遗传影响患有帕金森病,干不了重活。从小学开始,李宗林便经常陪妈妈去看病;等到了中学,李宗林的哥哥结婚生子,结果侄子又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需要经常输血、打丙种球蛋白,医疗支出又是一笔很大的费用;三年前,李宗林的外公身体也开始不好,经常生病,于是李宗林的父亲又把外公接过来一起照顾。
李宗林和弟弟还在上学,家里的经济担子全压在了父亲和哥哥的肩上。父亲忙完地里的活,还跟着去帮忙上车装货,哥哥又经常几份工一起打。“我能做的就是和弟弟一起帮忙照顾好家里。”李宗林在家照顾家人的一日三餐,按时帮外公倒便桶、打扫房间……李宗林从5岁就开始学着生柴做饭,照顾家人。弟弟李宗雨说:“小时候我比较调皮不懂事,但在我记忆里哥哥一直在帮家里面忙。我不会的,他会很耐心地教我。我记得第一次做蛋炒饭的时候油都没放,直接放蛋,他只说没关系重新做。”
到了假期,李宗林还会找些拣李、装李的零工打打,补贴家用。“因为家里生病的人很多,我想着要是能学了医,应该能帮助家里更多些。”可是命运的指针拐了个弯,李宗林学医的愿望没能实现,那份印着“吉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他人生新的起点。“虽然有些遗憾,但老师也是我非常憧憬和向往的职业。”李宗林说自己接受过班主任很多的照顾,如果自己成为老师,也可以帮助和自己一样生活有困难的孩子,为他们搭个桥、撑把伞。
李宗林心里打定了主意,毕业后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屏山,扎根在这里,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像他这样的贫困孩子,让他们也有机会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面对困境积极向上,日子总会变好
李宗林的母亲坐在一边,一提起李宗林将要去往吉林的事,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长这么大,娃就没离开过这山窝窝,如今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她颤抖地抬手抹了把脸,声音也跟着发颤,“他一直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我很为他骄傲,但做母亲总忍不住要担心。”
“确实是离家太远了,会担心万一家里出事来不及赶回来。但也有好的地方,算是能走出大山去见见世面。”李宗林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精神,他说他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父亲从不抱怨,他总是很积极、很乐观,是他让我相信生活再累也要积极面对,总会有变好的一天。”
李宗林的房间有一扇很小的窗,我们打量着那扇窗,随口问山里夜里凉,是不是得关紧了挡风。他咧嘴一笑,抬手指指头顶:“这儿本就敞着的。”我们这才发现,屋顶和板房之间还隔着一条宽缝。
一个月400元的生活费、漏风的房间、需要照顾生病的家人,李宗林说也会有感到很辛苦的时候,但他会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的。”就像山坳里的野草,再大的风雨都拦不住它们向上长的那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