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昨天(31日),在北京延庆区珍珠泉乡桃条沟村,被暴雨冲毁的道路正在紧急抢修,一架“空中卫士”无人机将人力难以携带的救援工具送到抢险队伍中,并持续巡查守护周围环境。一批农业植保无人机目前已经在后方待命,随时准备开展消杀。
“这两天,我们多次组织无人机开展巡查,采集现场数据。”八达岭低空公司总经理郭立和同事一起,坚守在一线。
本轮强降雨中,中关村延庆园内的十余家无人机企业“组团”支援。“这些无人机各有特长,搭载不同的设备就能实现不同的功能。在救灾现场,园区企业研发的多款无人机第一次尝试以编队形式执行任务。”郭立介绍,每一组无人机编队都配备巡查无人机、吊运机无人机和照明无人机,各司其职。
此次,中关村延庆园共调集23架无人机,分为4支编队在延庆区千家店镇、四海镇、珍珠泉乡等地支援,最高巡查密度达到每半小时一次。借助高精度航拍数据和快速建模算法,塌方路段和周边山体、植被受损情况第一时间回传;夜幕降临,一架系留照明无人机能照亮1万平方米区域,为救援抢险争取时间;大载重无人机则能携带大量应急物资,将干净的水和食物、照明通信设备以及必要的抢险工具,投送至地面交通中断区域,搭建“空中生命线”。
郭立说,无人机的广阔视角,能全面记录路段损毁、塌方等情况,还能同步进行二维或三维建模,为工程部门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空间信息。原本用于农业植保的无人机,可以装载消毒剂,对相关区域开展高效消杀。“我们的无人机正在待命,随时可以出发执行任务。”郭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