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营经济何以“枝繁叶茂”?
创始人
2025-08-01 07:17:25
0

  今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5%;86家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达56家;截至6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97.4万户,其中企业77.37万户……

  长沙民营经济何以“枝繁叶茂”?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俊 刘捷萍

  在长沙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民营经济正迸发出蓬勃生机。2025年一季度,长沙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4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5.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截至6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97.4万户、同比增长8.23%,其中企业77.37万户、同比增长9.02%;来自长沙的3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展现了新时代非公经济发展中的强劲活力与责任担当。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沙,为何能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土?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民营企业有什么:

  既有 “乔木”参天又有“藤蔓” 共生

  机械手抓料、滚轮传送、激光切割……在星邦智能的二期工厂,一台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正在运转,值得注意的是,整套生产工序全靠机器人运作,几乎不需要人工。

  在近日发布的第31批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中,星邦智能正式入选,成为继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之后,长沙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五个“国字号”企业技术中心。

  星邦智能的创新脚步仍在向前。“今后市场竞争将是‘数智化竞争’,需要‘快人一步、高人一档’。为此星邦成立了智慧研究院,正在部署AI大模型平台。”公司党委书记孔朝阳说。

  长沙就像“热带雨林”,既有星邦智能、三一集团这样的“乔木”顶天立地,又有睿图智能、五新科技等“灌木”生机勃勃,还有数万家配套企业如藤蔓般交织共生。

  在水羊股份,通过智能化生产,面膜年产量超20亿片;20座智能仓配中心、机器人仅有0.005%的错拣率、邻近城市最快8小时送达等等支撑着线上店铺的“高效率”。7月16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德勤中国发布“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湖南共有4家企业入选,其中水羊股份居湖南地区首位。

  据了解,长沙拥有86家上市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达56家;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长沙有6家企业上榜;长沙连续3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整体排名和口碑投票位列全国前十;《激发星商内生动能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力量》工作案例获评2024年度全国工商联助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是中西部省会城市唯一上榜的案例。

民营企业盼什么:

  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企业经营情况如何?”“你们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7月24日上午,2025年长沙市工商联助推民企上市座谈会召开,这是一次聚焦企业上市痛点难点的“把脉问诊”。

  现场,10名拟上市民营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反映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面对这些拟上市企业的实际痛点,有关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边听边记,不时与企业家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同时解读企业最新上市政策,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举措也提上了日程。

  为企服务的速度、助企发展的温度,在长沙处处均有体现。

  当前海外市场已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增长极。针对企业这一发展需求,在7月18日召开的2025年长沙市国企民企协同出海推进会上,“长沙市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委员会成员来自国际商务、企业管理、法律金融等多个领域,他们将在打造具有长沙特色的国际合作工作品牌、深化国际资源对接、招引海外湘商回归、发布国际合作项目、提供协同保障服务、引育国际合作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和精准服务。现场还发布了涉及国家、省、市三级的“企业出海政策包”和银行、律所、海内外商协会、驻外机构等提供的“企业出海服务包”,帮助企业更好地打开、融入国际市场,助力提升全市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长沙如何做:

  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对于民营经济,长沙一向怀揣真诚与敬意。

  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当好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员”“守护者”“知心人”,积极发挥“统”的作用和“联”的优势,民营经济成为长沙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2021年,长沙在中部地区率先以立法形式设立“企业家日”,连续四年在11月1日举办“企业家日”活动,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

  长沙连续11年举办“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活动,广泛开展“情暖湘商”大走访大慰问大招商活动;推动湘商总部基地落户长沙大泽湖·海归小镇,2024年促成签约项目115个,投资总额1525.2亿元;十年累计签约项目300余个,签约金额2700亿元。

  长沙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不断完善“党性修养提升班”等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平台;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行动、“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推动出台《长沙市政企常态化沟通制度》《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工作制度》;制定《关于支持民营企业践行强省会战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叠加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陪跑护航”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通过三年时间实施成长赋能、权益保障、湘商回归、护航上市、协同创新、架桥拓市、强健组织等七项行动;开展“百名行长进百企”活动,为企业传递各项金融惠企政策并量身定制融资产品和服务,建立银行抢单机制,审批放款时间同比缩短3至5天,全方位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星商大讲堂”强引领、“星商学”提素质、“星商说”聚共识、“星商通”搭桥梁、“星商夜话”促发展……长沙牢牢把握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积极打造以“星商之声”为平台、“星商学”“星商说”“星商通”“星商夜话”等系列品牌活动为支撑的“1+N”星商服务体系,有效激发了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市工商联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建立协作体系,拓展合作深度、提升合作效能,稳步拓展“工商联+”多元法律服务格局,全市建立47个商会调解组织,培育首家市场化商会商事调解组织,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沙举办2025年长株潭工商联(总商会)联席会议,推动三市工商联在党建联建、产业协同等九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服务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一系列贴心又暖心的举动无疑为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敢闯敢干吃下了定心丸。

  接下来,长沙将进一步完善“星商”服务体系,深化政企沟通协商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民营企业,让民营经济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沙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州早报(8月2日)—— 张雨... 转自:德州发布Hi早上好,一起听新闻▶ 张雨绮回复德州日报,为“德BA”打call!▶ #德BA为家...
“苏超”效应持续显现 文体旅融...   本报记者 舒娅疆 实习生 郭奕妍  2025年以来,火爆出圈的“苏超”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推...
返家居民致谢守护者   本报讯(记者 孟紫薇)“终于回家了!谢谢你们的付出!”昨天一大早,顺义东方太阳城社区居民将绣有“...
总结中轴线申遗成果丛书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优秀成果的《北...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