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创始人
2025-08-01 06:45:54
0

  今年是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目前,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旗舰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7月3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孙鸿雁介绍,国家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原有自然保护地的单一要素保护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转变,既涉及重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又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补偿、社区民生发展等制度创新,点多面广。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会同有关省区和部门,采取系列措施,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江源国家公园整体保护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生态系统。与试点前相比,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长,建园后草地植被盖度提高8.6%,源头再现“千湖美景”。

  大熊猫国家公园整合四川、陕西、甘肃三省73个自然保护地,实现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建设6条生态廊道,解决了局部“保护真空”和栖息交流问题。我国野生大熊猫总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00只恢复到约1900只。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畅通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建成现代化智能化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对东北虎、东北豹的全天候、全区域动态监测,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吉林长白山区域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由设立之初的5群35只增长到7群42只,是全球20种长臂猿中唯一持续增长的种群。当地探索园区内外土地等值置换,生态搬迁群众年收入是搬迁前的近4倍。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江西两省一体化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黄腹角雉数量保持在1000只左右。当地还建设生态茶园,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园区内每亩林地补偿金额比园区外高9元至13.5元。

  新华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用爱守护——儿童生命安全教育...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马伟 发自西宁 8月1日,在新修订的《青...
在历史与生活中理解经典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四书学的思想世界:宋学的经典转型与思想重建》    朱汉民...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关... 证券代码:688249 证券简称:晶合集成 公告编号:2025-044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关...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88105证券简称:诺唯赞 公告编号:2025-031证券代码:688105 证券简称:...
马铃薯母本竟然是番茄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瞧!我们的前沿科技】本报北京8月1日电(记者杨舒)马铃薯作为全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