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蔡晓磊 实习生袁斌然报道 近日,云南省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进会在昆明学院举行,云南省教育厅与参与浸润行动计划的各州市教育体育局、29所高校及45个县的代表齐聚一堂,总结3年行动成效,共话浸润育人经验。
云南省教育厅于2023年6月印发《怒江州迪庆州和边境县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决定用3年时间,通过“高校组团、驻点+巡回”方式,对怒江州、迪庆州及29个边境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美育精准帮扶。推进会上,参与浸润行动计划的昆明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及受援地区的保山市教育体育局,河口县、陇川县、江城县、香格里拉市代表分享了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
其中,昆明学院分别于2023年9月、2025年3月与河口县、东川区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学校对河口县共派出3批次师生,其中教师12人、学生135人,对河口县10所中小学,全面落实双方浸润行动帮扶协议内容;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新增东川区帮扶任务,累计派出学生40人,常驻教师3人,流动巡查教师1 人,驻点11所中小学。在帮扶过程中,学校实行“1+N”导师制,即1名昆明学院导师带3至5名县区教师,形成“学科对学科、年级对年级”的精准帮扶链。
除此之外,云南艺术学院创新“课程+文化”路径,将壮族舞蹈、彝族扎染等引入课堂,打造“坡芽歌书合唱团”等品牌;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富宁县组建18支校园运动队,创新设计障碍接力赛、团队拔河、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普洱学院帮助江城建成3个名师工作室,培育“带不走”的本土骨干团队……
以河口县为例,浸润行动的实施,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更催化了当地体美教育与边境特色的深度融合。依托昆明学院优质资源,河口县组织开展校园跳绳教练员培训、书法摄影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覆盖全县教师800余人次,并设立了4个昆明学院体育、美育名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引导作用。随着教师队伍的成长,河口县学校校园运动会开展率由原来的 45%提升到 100%。近3年来,县级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及跳绳二级联赛,累计参赛学校42所次、运动员 3900余人次,参赛学校比例从原来的60%提高到100%。
下一步,云南省各高校将主动对接受帮扶县(市)区和驻点学校的音、体、美学科教师需求,精准做好师生选派工作,并提升帮扶能力:实施“双培训”机制,提高派出师生的专业水平,结合地方特色,不断丰富帮扶合作内涵,打造帮扶品牌,讲好帮扶故事。
下一篇:降低居民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