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49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家”
创始人
2025-08-01 06:25:28
0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刘大毅

日前,在沈阳市沈水湾公园云飏阁广场,一场由省总工会主办的“流动暖新”主题活动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仪式温暖举行。外卖骑手、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们从工会干部手中接过“暖新礼包”,快递员小刘高兴地说:“加入工会,心里踏实!”

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总数已达49万人。快递员小刘这份踏实的归属感,正是辽宁工会系统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难题的生动写照。

如何把奔忙于大街小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起来?辽宁省总工会借势借力,推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纳入全省“两企三新”等党建重点任务中,并获得专项支持。2024年8月,省总工会联合15个部门出台关爱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1条措施,形成多部门协同发力的强劲引擎。2024年12月,省总工会制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8条措施,专班化推进建会入会、维权服务等专项行动。政策激励同步发力,工会组织对符合条件的12家头部平台企业在辽分支机构,连续3年全额返还工会经费;对10人以上新建工会给予1000元至4万元经费补助。

机制创新带来工作突破,真金白银的投入“点燃”了企业建会的热情。一年间,各地工会因地制宜探索出企业“单独建”、龙头企业“牵头建”、行业力量“推动建”的多元模式。

沈阳市工会组织在政府确定的21条重点产业链上,以华晨宝马等头部企业为纽带,带动上下游核心及配套企业同步建会,链上50人以上企业建会率达98%。在和平区,工会干部一家家走访沟通,将散落的咖啡店、沐浴馆员工组织起来,推动美团(辽宁)工会与咖啡、沐浴产业链工会成功携手共建。沈河区建立“共建服务联盟”,392家企业工会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形成互助共赢的生态圈。同时,沈阳市还紧盯平台企业,与美团、滴滴等10家头部企业“一企一策”签订合作备忘录,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数据显示,头部平台企业在辽分支机构及关联企业建会达600余家,目前建会率已超过80%,组织网络正越织越密。

建会是起点,服务是纽带。

“想入会?扫个码就行!”在沈阳鑫鼎物流园的工会驿站,货车司机刘佳指着墙上的二维码说。他刚通过“辽工入会”小程序成为会员,紧接着就享受了工会流动体检车的服务。“五年没体检了,这次查得真全乎!”他笑着说。

辽宁工会深知,吸引“流动的家人”,光靠便捷入会还不够,更要靠实打实的服务。省总工会为此发布了23项服务清单,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技能提升、提高服务水平、夯实阵地建设、维护合法权益、强化资金支持6个方面着手,内容包括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移动体检、职工互助保障、网上便捷服务,建立诉求表达直通机制、建立健全协商协调机制等。“流动暖新”品牌也随之应运而生:流动体检车开进园区,为司机们送上健康关怀;流动运动会开在街头,让骑手们卸下疲惫乐开怀;150余场流动主题活动,把法律咨询、技能培训、露天电影送到劳动者身边。

“工会驿站就是我们的‘充电站’!”一位在驿站歇脚的外卖小哥指着墙角的急救箱和充电器说。如今,全省5079个工会驿站星罗棋布,重点区域15分钟就能找到“歇脚地”“加油站”。

据统计,2024年,辽宁工会为相关活动累计投入资金3500万元,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0余万人次。

从沈水湾畔递出的“暖新礼包”,到指尖轻触的“一键归家”;从党政合力推动形成的机制创新,到“怎么有利怎么建”的灵活破题——辽宁工会以全链条、接地气的工作机制,将奔忙于大街小巷的劳动者稳稳聚拢在“家”的港湾。而这份温暖的守护,也正汇聚成推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坚实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经济大省“挑大梁” 夯实经济回...   本报记者 孟 珂  “经济大省挑大梁”在近年来的重要会议中屡被提及。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
贵安新区推出100套“补贴租”...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金忠秀)8月1日,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发布公告,新区计划推出首批1...
昨日起空军使用多架运-20从沈...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刘济美、郭强)记者从空军招飞局获悉,202...
大学生怎样自我职业设计 大学生...   一、你的优势:   1、你学习了什么。在学期间,你从专业学习中获取些什么收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和...
OpenAI首席运营官:Cha...   OpenAI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在X发帖表示,ChatGPT目前付费企业用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