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如何“加”出实效
创始人
2025-08-01 05:17:36
0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从ChatGPT到DeepSeek,从虚拟算法到多模态大模型,AI正突破认知边界,重塑千行百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再次引发了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AI+文旅、AI+教育、AI+工业、AI+金融、AI+办公……一系列与人工智能同行的场景和各类AI终端应用产品,吸引着与会者的目光。

  由联汇科技研发的搭载Om智能体的AI眼镜,有望成为视障人士的“AI眼睛”。“这款AI眼镜链接了我们的自研大模型,可以帮助视障人士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及实物,并可以与用户无障碍对话交流,主动实时预警、通知避开前方的障碍物。”联汇科技联合创始人胡学青说。

  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看来,想要实现大众理想中的“人工智能+”,离不开软件与硬件的双向发展和磨合。

  “说起AI应用,2025年最热的概念就是Agent。”阶跃星辰创始人姜大昕说,所谓Agent,通常被定义为能够感知所处环境、自主进行决策,并执行相应行动以达成特定目标的智能体,“我们正在以智能终端Agent作为大模型技术落地的关键发力点,与汽车、手机、具身智能、IoT(物联网)等关键端侧场景的合作伙伴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探索C端应用场景。”

  MiniMax创始人、CEO闫俊杰认为,未来AI的应用场景将会不断扩大,解析古文字、模拟飞行、设计天文望远镜等都将成为可能。

  在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强看来,实现“人工智能+”需要“长期主义”的坚持,给行业更多耐心。“这个过程很像竹子生长,前四年生长慢,实则在地下延伸了数百平方米的根系,到了第五年,竹子会每天生长30厘米,竹林似乎是一夜之间出现,其实已经孕育了很长时间。”

  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方面,中国始终走在前列。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启动,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搭建关键平台,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规范制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可靠、可持续的轨道上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钱塘江隧道盾构掘进突破千环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8月1日,中铁十四局技术人员在钱塘江隧道“钱塘号”盾构机内操作箱...
【防灾救灾一线见闻】“我们只想... (来源:工人日报)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阳光炙烤着大地,清水河畔的葡萄园村,处处可见洪水经过...
衢州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庆祝八一建...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尹婵萱 通讯员 李琳 姚磊) 连日来,衢...
救治安置点群众 (来源:工人日报) 7月31日,在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安置点,来自怀柔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正在...
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第1批1...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胡灵萍) 8月1日,衢州市收到省委第一生态环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