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文化礼堂吹“新风”
创始人
2025-08-01 04:06:11
0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白丹

  近日,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兴隆地村92岁的马长林老人去世了,孙女马晓艳原计划在镇上的餐厅操办丧事。得知情况后,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劝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也积极帮忙张罗。最终,丧事在村文化大礼堂简朴而庄重地举行。“来帮忙的人很多,既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又避免了铺张浪费。”马晓艳感激地说。

  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兴隆地村党支部书记王刚介绍:“一下子取消宴席,村民心理上难以接受。但有了文化大礼堂,既保留了人情味,又能通过志愿者的引导和村‘两委’的示范,让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2024年11月,兴隆地村建成占地660平方米的文化大礼堂,集文化娱乐、聚餐宴席、村民议事等功能于一体。自投入使用以来,这里已承办各类宴席20多场,举办了“村晚”“三八节”文艺演出等活动,日常还开展电影放映、广场舞教学、台球比赛等文体活动。如今,村文化大礼堂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倡导节俭办事、培育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推动兴隆地村焕发新气象。

  开鲁县以打造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嘎查村为契机,整合资源,积极拓展服务阵地,投入专项资金60万元,升级改造了6个嘎查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村民共享食堂”“新风礼堂”等特色功能区,倡导群众宴席进食堂,有效遏制餐饮浪费和大操大办之风。

  “生前厚养尽孝道,归后薄葬乃贤孝,厚养薄葬除陋习,移风易俗树新风……”日前,一场以“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正在开鲁县东风镇举行,文化志愿者将破除陋习、勤俭节约等理念融入文艺作品中,让在场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学知识、受教育。

  开鲁县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文明新风大讲堂”“家风故事会”等活动200余场次,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近40个,覆盖观众5万余人次。同时,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村村响”等平台作用,推送移风易俗知识、先进典型等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引导群众观念转变,营造浓厚文明新风尚。

  该县健全“嘎查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584个网格党小组、2478户党员中心户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通过入户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宣传移风易俗政策,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示范带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另外,用好驻村工作力量,组织47名到嘎查村任职选调生和108名驻嘎查村干部参加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学习移风易俗宣讲本领,强化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职责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用艺术架起军民连心桥(图)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桂芳)以“双拥谱新篇,军民共联欢”为主题的“我们...
2755亿元 天津上半年跨境人...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岳付玉)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
巴拉圭不能再做国际社会“异类”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 许可 马卓言)就近日有巴拉圭人士表示...
和珅被乾隆专宠几十年,为什么没...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和珅在临死前曾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
为什么匈奴遭受打击之后就开始一... 还不知道:为什么匈奴遭受打击之后就开始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