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昨晚,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熊猫眼”正式亮灯启用,馆内首场人形机器人5V5足球赛前训练也同步开启。
30日晚上8点左右,记者在国家速滑馆西南侧的下沉广场看到,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训基地“熊猫眼”首次点亮了外部灯光。场馆穹顶环绕的LED彩色灯带,从红到紫渐次过渡,点亮夜空。场馆内,清华大学火神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着机器人的调试与训练工作。
清华大学火神队队员 罗长盛:今天是第一次看见“熊猫眼”亮灯,感觉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场地的通风和制冷都做得比较好,网速也很快,能让我们很方便地进行开发。
“熊猫眼”赛训基地高12米,穹顶直径32米,场内的比赛区域为24米×16米。未来,场馆周边还将增设技术支持区与观众席。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机器人的训练需求,“熊猫眼”赛训基地的内部还进行了特殊设计,场馆内可系统且精确地调控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等参数,确保机器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避免敏感电子设备产生冷凝现象。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 赵东伟:屋顶的这个反光膜,我们也是采用了三层。最外层是反光膜,最大限度把光线反射出去,能够保证穹顶内部的结构温度是适宜的。第二层是一个保温层,第三层是一个吸音层。有这三层的结构,我们就能最大限度保证,这个环境是适合进行比赛的,没有任何的噪声,同时又能够尽可能地去控制穹顶内部结构的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