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火箭军)
手下人干活儿仔细,科长脸上自然有光。科长拍拍李晓泉的肩头对参谋说:“你看吧,我们小伙儿干活细有细的道理……但是晓泉,你也得提提速,人家还等着签完字采购物资呢。”
“明白科长,尽快尽快!”李晓泉推了推眼镜,又坐回工位上,一副要“开夜车”的姿势。
“您要是困了,我那里有茶叶,想喝就拿去泡。”
这个节骨眼儿上,参谋哪里有心思喝茶?他担心的是那么厚的发票单据究竟还有没有错。
李晓泉手里的计算器从傍晚7点一直叫到了12点,作战参谋都坐不住了:“班长,我看算已经算完了,要不……”
“你先休息吧,我再核对一遍。”
于是计算器又叫了两小时。
作战参谋服了,这笔开销结束后,他逢人便说后勤部有个“铁算盘”,名叫李晓泉。
“铁算盘”的名号好听是好听,辛苦也是真辛苦,作为单位的“红管家”,一年大大小小两千多本账目都需要他来完成核对审定,一个资料柜十几层分门别类的单据都需要一一审核清查,这样巨大的工程费时费力,直至财务信息化保障系统上线才得以解决。
系统上线之后,虽然极大地简化了报账流程,但依然还是会有人看不懂说明,录入出错、条目紊乱。特别是系统刚上线那会,出纳室全是来咨询报账流程的人员,既有机关人员、又有基层司务长,门庭若市。
为了让大家搞懂弄通信息化财务报账系统,学习最新的报账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李晓泉根据系统使用说明,自己在办公室里做了个“一图带你看透信息化系统”贴在墙上。
工作量少了,李晓泉的心思就多了,这位“铁算盘”居然开始“抱着算盘上门——算账来了”。从伙食采购到驻训物资,一个星期随机抽查一个单位的某一项,既预防了粗疏错漏,还了解了基层需要,一举两得。
“铁算盘不好打呀!”李晓泉时不时会感慨一下,“再小的账目也是大事,马虎不得。”就这样,他依旧按照自己熟悉的节奏,奔波在路上……
文稿来源:火箭兵报
主管 |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10868 期
监制:赵法胜
主编:苏长乐
责编:吕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