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物谷(维权))
转自:生物谷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 细胞)是通过特定基因重编程技术,将体细胞转化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多能性细胞。2006 年由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率先发现,他因此获得 201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全球 iPSC 研究发展迅速,但目前大多处于临床 Ⅰ 期、Ⅱ 期试验阶段,在研发进展和研究项目方面,日本、中国、美国在 iPSC 研究中处于第一梯队。今天,Hehson医药盘点国内开展IPSc药物申报的企业。
国内目前众多团队积极开展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如邓宏魁团队 2025 年在《细胞》发表利用化学重编程 iPSC 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治愈 1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成果。
企业方面也有不少项目获批 IND(研究性新药)。
安徽省中盛溯源生物已有 5 款 iPSC 药物获批 IND,涵盖膝骨关节炎、多种恶性肿瘤、帕金森病等多种适应症。2022年NCR100首次获批;2023年NCR300两次适应症获批;2025年NCR101、NCR102、NCR201密集获批。技术平台覆盖涵盖iMSC(间充质样细胞)、iNK(自然杀伤细胞)、iDAP(神经前体细胞)三大方向。
士泽生物医药共申报 2 款产品。XS-411 于 2025 年 4 月获中国 IND 批准,适应症为早发型帕金森病、原发性帕金森病,目前处于 I 期临床试验启动筹备阶段;XS-228 于 2025 年 4 月获中国 IND 批准(亚急性期脊髓损伤)、2025 年 5 月获中国 IND 批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且 2025 年 2 月获美国 FDA 批准开展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注册临床试验,此前还获 FDA 孤儿药资格,目前计划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 I/II 期临床试验(渐冻症方向),暂未进行临床登记。
艾尔普再生共申报 2 款产品。HiCM-188 于 2023 年 1 月获中国 IND 批准(心力衰竭)、2024 年 10 月获美国 FDA 批准(终末期心力衰竭),目前处于 1/2a 期临床试验阶段;HiCM-388 于 2025 年 1 月 IND 申请被受理,适应症为心血管疾病,截至 2025 年 6 月仍处于审评阶段。
武汉睿健申报 1 款产品 NouvNeu001,2023 年 8 月获中国 IND 批准(中晚期帕金森病)、2024 年 6 月获美国 FDA 批准 IND,目前中国 I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多中心推进中),美国临床试验同步推进,是全球首个进入美国临床阶段的化学诱导异体细胞疗法(基于 iPSC 技术),实现中美 IND “双报双批” 。
北京呈诺医学共申报 2 款产品。ALF201 于 2022 年 4 月获 IND 批准,适应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25 年 4 月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截至 2025 年 6 月仍在进行中;ALF202 于 2023 年 11 月获 IND 批准,适应症为严重下肢缺血,2024 年 9 月完成 I 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与给药,未报告明显不良反应。
浙江霍德生申报 1 款产品hNPC-01,2023 年 6 月获 IND 批准,适应症为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遗症,2024 年 6 月完成 23 名患者入组和颅内移植给药,所有随访患者已达 12 个月安全性随访终点,多数患者在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有持续改善,目前处于 I 期临床试验阶段。
上海跃赛生物申报 1 款产品UX-DA001,2024 年 12 月获中国 IND 批准、2025 年 2 月获美国 FDA 临床许可,适应症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目前由上海瑞金医院牵头开展 I 期临床试验,2025 年 3 月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试验正在进行中。
杭州瑞普晨申报 1 款产品 RGB-5088,2024 年 12 月获 IND 批准,适应症为 1 型糖尿病,目前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主导开展 I 期临床试验,试验设计为单中心、单臂、开放标签,正在进行中。
IND 的获批意味着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是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一步,也是新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里程碑。不过,目前 iPSC 研究距离广泛临床转化应用,仍面临免疫排斥、成瘤风险、诱导分化效率低等挑战。
图片来源:Hehson医药
上一篇:陈芋汐,包揽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