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申万宏源宏观)
事件: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PMI指数,制造业PMI为49.3%、前值49.7%;非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
核心观点:反内卷政策提振价格,但供需表现、行业变化“反直觉”。
“反内卷”政策加码令两大价格指数回升,反映供给收缩的预期升温。7月制造业PMI较前月下行0.4pct至49.3%,降幅超过2017年以来平均水平(-0.1pct)。从分项看,“反内卷”政策加码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3.1pct至51.5%)和出厂价格指数(+2.1pct至48.3%)双双回升,前者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但实际上,7月PMI生产指数表现好于新订单,供给并未出现明显收缩现象。价格“双涨”意味着企业盈利提升,对生产有较大带动;生产指数虽较前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5%,但仍在扩张区间。相对来看,新订单指数再度下行至收缩区间(-0.8pct至49.4%),降幅也明显超过季节性(-0.1pct)。结构上看,内需、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回落。
拆分重点行业看,价格上升的行业生产在走强,尤其是高耗能行业、并未减产。从重点行业看,受涨价因素的直接影响,7月,高耗能行业PMI延续回升,较前月上行0.2pct至48%,其中钢铁行业PMI环比上升4.6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态势,重回扩张区间。相比之下,装备制造、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下行1.1、0.9pct至50.3%、49.5%。
7月投资需求大幅走弱,也与高耗能行业生产明显走强的表现相背离。7月,钢铁行业仍在增产,而建筑业PMI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6%。虽然受到高温暴雨和洪涝灾害影响,但建筑业PMI回落幅度也是近年来较大的,也显示高耗能行业生产强于需求。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
展望后续: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反内卷”,后续重点关注中下游“反内卷”效果及内需的边际变化。7月PMI显示中上游“反内卷”政策仍有待进一步推进。但实际上,目前高耗能行业已集中大规模改造,“反内卷”的更多视角或聚焦中下游。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反内卷”,后续需重点关注中下游“反内卷”进度以及内需边际变化。
常规跟踪:制造业、非制造业景气均有回落。
制造业:制造业PMI有所回落,生产、新订单指数均有下行。7月,制造业PMI边际下行0.4pct至49.3%。生产、新订单边际分别下行0.5、0.8pct至50.5%、49.4%。需求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至47.1%,进口订单指数持平前月。
服务业:服务业PMI小幅回落,新订单指数表现偏弱。7月,服务业PMI环比回落0.1pct至50%。主要分项中,新订单指数为46.3%。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建筑业:建筑业景气回落,新订单指数降幅较大。7月,建筑业PMI边际下行2.2pct至51.6%。其中,新订单边际下行2.2pct至42.7%,从业人员指数边际上行1.0pct至40.9%。但投入品、销售品价格指数均有回升,环比分别上行6.2、0.9pct至54.5%、49.2%。
外部环境变化,房地产形势变化,稳增长政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
事件: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PMI指数,制造业PMI为49.3%、前值49.7%;非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
1. 核心观点:反内卷政策提振价格,但产需表现“反直觉”
“反内卷”政策加码令两大价格指数回升,反映供给收缩的预期升温。7月制造业PMI较前月下行0.4个百分点至49.3%,降幅超过2017年以来平均水平(-0.1pct)。从具体分项看,“反内卷”政策加码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3.1pct至51.5%)和出厂价格指数(+2.1pct至48.3%)双双回升,其中前者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但实际上,7月PMI生产指数表现好于新订单,供给并未出现明显收缩现象。价格“双涨”意味着企业盈利提升,对生产有较大带动;生产指数虽较前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5%,但仍在扩张区间。相对来看,新订单指数再度下行至收缩区间(-0.8pct至49.4%),降幅也明显超过季节性(-0.1pct)。结构上看,内需、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回落,分别较前月下行0.8个百分点至49.7%、0.6个百分点至47.1%
拆分重点行业看,价格上升的行业生产在走强,尤其是高耗能行业、并未减产。受涨价因素的直接影响,7月,高耗能行业PMI延续回升,较前月上行0.2个百分点至48%,其中钢铁行业PMI环比上升4.6pct,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态势,重回扩张区间。相比之下,装备制造业PMI降幅显著,较前月下行1.1个百分点至50.3%。受外需影响较大的消费品行业PMI也有较大回落,边际下行0.9个百分点至49.5%。
7月投资需求大幅走弱,也与高耗能行业生产明显走强的表现相背离。7月,钢铁行业仍在增产,建筑业PMI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6%。虽然受到高温暴雨和洪涝灾害影响,但建筑业PMI回落幅度也是近年来较大的,显示高耗能行业生产强于需求。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
展望后续: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反内卷”,后续重点关注中下游“反内卷”效果及内需的边际变化。从7月PMI显示中上游“反内卷”政策仍有待进一步推进。但实际上,高耗能行业已集中大规模改造,煤炭、光伏、生猪等部分中上游供给值得关注;“反内卷”的更多视角或聚焦中下游。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反内卷”,重点提及“企业无序竞争”、以及“重点行业产能治理”问题;后续需关注中下游反内卷进度,以及内需修复对制造业景气度的支撑效果。
2. 常规跟踪:制造业、非制造业景气均有回落
制造业:制造业PMI有所回落,生产、新订单指数均小幅下行。7月,制造业PMI较上月下行0.4个百分点至49.3%。主要分项中,生产、新订单指数回落,边际分别下行0.5、0.8个百分点至50.5%、49.4%。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原材料库存指数边际下行0.3个百分点至47.7%,从业人员指数边际上行0.1个百分点至48%。供应商配送指数贡献为负,环比+0.1个百分点至50.3%。
市场需求放缓,采购量指数小幅回落。7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至47.1%,进口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47.8%)。市场需求放缓,企业采购意愿小幅回落,采购量指数环比下行0.7个百分点至49.5%。
非制造业:非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主因建筑业PMI下行幅度较大。7月,非制造业PMI回落0.4个百分点至50.1%。其中建筑业PMI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边际下行2.2个百分点至50.6%;服务业PMI小幅回落,环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50%。从行业看,在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服务业中,新订单指数偏弱,从业人员指数保持稳定。7月,服务业主要分项中,新订单指数仍然偏弱(46.3%);从业人员指数与上月持平(46.4%)。高频数据显示,7月,全国迁徙指数同比上行6.0个百分点至16.1%;国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也有回升,边际上行1.4个百分点至2.2%。
建筑业景气回落,新订单指数降幅较大。7月,建筑业分项中,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边际下行2.2个百分点至42.7%,但从业人员指数有所回升,边际上行1.0个百分点至40.9%。同时投入品、销售品价格指数均有回升,环比分别上行6.2个百分点至54.5%、0.9个百分点至49.2%。
外部环境变化,房地产形势变化,稳增长政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