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蓬安县:秸秆回收再利用 生态经济双丰收
创始人
2025-07-31 19:03:44
0

秸秆回收利用   

   生态经济双丰收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盛夏时节,走进蓬安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蓬安县锦屏镇中坝社区,玉米地里机声隆隆,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秸秆不再是农户们头疼的“负担”,反倒摇身一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近年来,蓬安县积极探索创新,以秸秆高值高效综合利用为目标,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为手段,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饲料、秸秆食用菌基料等综合利用技术,探索可操作、可复制、能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环境的秸秆污染问题,还开辟出一条农民增收的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秸秆还田奏响“回收曲”

近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锦屏镇中坝社区的玉米地里,一台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的轰鸣声便打破了乡村的宁静。这台机器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绿色使者”,精准地将废弃的玉米秸秆打碎,并迅速“吞入”腹中,随后满载着秸秆碎料,马不停蹄地运往巨龙镇贾家桥村,开启它们的“二次生命之旅”。

“以前秸秆要么烧掉,要么堆着烂掉,现在有人上门收,一亩地还能多赚几十块钱,真好。”锦屏镇中坝社区一位种植户笑着说。

过去,秸秆处理一直是农户们的“心头之患”,如今随着秸秆回收利用产业的兴起,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农户们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来到蓬安县睦坝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这里则是另一番盛景,成片的水稻在田间随风起伏,如绿浪滚滚,丰收在望。种粮大户沈仁杰站在稻田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睦坝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是蓬安县有名的粮仓。2015年开始,沈仁杰在这里承包800多亩土地种植粮油作物,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曾经,每当油菜、小麦、水稻等收获后,成片的秸秆堆积在田间,是沈仁杰最大的烦恼。

“自从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后,稻田土壤愈发肥沃,粮食亩产量更是创下新高。”沈仁杰笑着说,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耕翻压技术等方式,不仅能消灭秸秆携带的害虫、病菌,还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化肥用量、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降低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

在蓬安,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大,一些不能及时还田的秸秆,还能发酵做成堆肥。

7月29日,记者走进蓬安县巨龙镇贾家桥村,只见南充市信耕农业有限公司有机肥生产厂内,一个个堆沤池整齐排列,成捆的秸秆被倒入池中,经过发酵后,最终变成松软的有机肥,实现了“秸秆—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

据悉,近年来,蓬安县建立了秸秆加工有机肥、秸秆覆盖还田示范点,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相关涉农公司等建设秸秆收储点,并利用秸秆堆沤成有机肥或秸秆覆盖还田,收储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

秸秆离田变身“致富草”

虽然就地还田是秸秆利用中最为普遍的方式,但它对秸秆价值的挖掘远不够充分。倘若把“还田”这一单一利用模式,转变为“还田+离田+加工”的多元利用模式,无疑能为秸秆探寻到一条更为优质的“出路”。

在蓬安县巨龙镇贾家桥村秸秆饲料化收储中心,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将从田间运来的粉碎后的秸秆,小心地倒入自动打捆包膜机中。随着机器的飞速运转,不一会儿,一捆捆紧实的、完成打捆包膜的秸秆便整齐地排列在一旁。这些秸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将华丽变身为优质饲料,踏上前往南充、雅安、重庆等地的“远行之路”。

“我们公司采用与种植户和散户签订收购协议的方式,在农作物收获后,对秸秆进行集中收储。在收储高峰期,我们投入了10余台机器同时作业,每天可打捆秸秆70至80吨。”四川鸿腾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勇介绍道。该公司凭借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在秸秆回收利用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蓬安县秸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处理后的秸秆产品,主要销往甘孜、雅安、重庆等畜牧养殖集中地区。当地牧场对优质饲料的需求量很大,而我们的产品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王明勇自豪地说。

据了解,该公司每年能销售7千至8千吨秸秆饲料,创造产值达300余万元。秸秆饲料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当地秸秆资源找到了一条高效的利用途径。

除了秸秆的“华丽转身”,鸿腾盛世公司还在贾家桥村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川农粮草1号”。“我们与省农科院深度合作,专家每月都来指导,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牧草产量能提高30%左右。”王明勇说。这些优质牧草与秸秆进行科学配比,进一步提升了饲料的品质和附加值,形成了“秸秆+牧草”的复合产业链条。

在蓬安县,像四川鸿腾盛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从事秸秆回收利用的企业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经营主体敏锐地捕捉到秸秆产业的商机,纷纷投身其中,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随着秸秆回收利用市场的不断扩大,蓬安县的秸秆资源得到了更充分、更高效的利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

在蓬安县周口街道双河口村蓬安县大宣食用菌种植部,利用秸秆代替木料栽培食用菌的技术已经成熟。“我们每年收购500多吨玉米秸秆,生产菌棒30万棒,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万元。”该种植部负责人刘大宣介绍,玉米秸秆从过去的废弃物转化为生产增收主原料,经过粉碎、发酵、灭菌等工艺手段,配制成栽培食用菌的优良基料,待食用菌采收后,利用过后的菌棒还能变成有机肥还田,形成“秸秆——食用菌生产——菌渣还田”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政策搭台构建综合利用新格局

近年来,蓬安县通过打造完整的秸秆利用产业链,成功让农业废弃物焕发新生,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这条绿色链条的背后,是科技支撑、市场导向和政策护航的共同发力。

“秸秆综合利用是全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一环,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重点,拓展秸秆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经营主体,优化秸秆利用比例,推广高效高附加值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环境改善、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

据悉,今年蓬安县积极争取到622万元中央项目资金,计划新建秸秆收储棚库5500平方米,购置秸秆综合利用专用设备约30台/套。随着这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将进一步完善全县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鼓励更多农户和企业参与秸秆回收利用,蓬安县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秸秆还田的农户给予每亩40元的补贴,对开展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利用的企业或经营主体,按照每吨1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通过这些政策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各方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在科技支撑方面,蓬安县也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和设备。除了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自动打捆包膜机等设备,还引入了秸秆风干设备、生物发酵技术等,有效解决了秸秆储存易霉烂、转化效率低等难题。同时,蓬安县还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邀请专家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推动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蓬安县还注重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向农户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方法,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如今,在蓬安县,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到秸秆不再是废弃物,而是宝贵的资源,主动参与到秸秆回收利用的行动中来。

“蓬安县的成功实践,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蓬安样本’。”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蓬安县将继续深入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让秸秆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的蓬安力量。

汪泽民 周敏 西南商报全媒体记者 黄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和珅被乾隆专宠几十年,为什么没...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和珅在临死前曾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
为什么匈奴遭受打击之后就开始一... 还不知道:为什么匈奴遭受打击之后就开始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
刘伯温晚年玩了一个哑谜,朱元璋...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伯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伯温是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重要谋士,他...
江西气象发布:大到暴雨,雷暴大...    天气趋势  今明两天全省仍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其中,今天东部、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明天赣中南...
朱琳首进1000赛16强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苏娅辉)北京时间昨天凌晨,WTA(女子网球选手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