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冗余”并不多余
创始人
2025-07-31 18:57:30
0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受第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29日至31日,江苏省大部分地区迎来较强风雨天气。迎战台风,各单位迅速响应,按照预案做好防台风宣传、隐患排查、船舶撤离、应急准备等工作。

这段时间,江苏气候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干旱”,一个是“暴雨”。两种看似迥异的天气状态,恰恰指向同一现象:极端天气。在《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极端天气被列为全球面临的五大风险之一。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充分认识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在防范应对时多些“安全冗余”,才能于狂风骤雨中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所谓“安全冗余”,就是当一道防线失效时,冗余的备份能及时补位,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安全冗余”一旦缺失,往往会酿成致命悲剧。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便是深刻教训:核电站设计时仅考虑7级地震的防御,却遭遇9级地震与15米海啸的“组合拳”,最终引发核泄漏,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可见,应对极端状况,冗余不是“多余”,而是“必需”。

看似坚不可摧的现代城市,在极端天气冲击下,也会暴露出脆弱的一面。比如,4月12日,外地街头一棵行道树在7级大风中轰然倒塌,夺去一名路人的生命。调查显示,树龄老化、根系腐烂、树干中空等问题长期存在,而管理部门仅做表面维护,未建立根系探伤、树冠平衡检测等冗余防护,极端天气与人为疏忽交织成一场猝不及防的悲剧。更令人心惊的是,这种隐患绝非孤例:被岁月侵蚀的老旧管道、应急避难场所沦为停车场、暴雨预警与排水系统永远“慢半拍”……城市缺失“安全冗余”,极端天气的“黑天鹅”就可能变成吞噬生命的“灰犀牛”。

为何“安全冗余”常常被轻视?一方面,其成本与收益存在“时空错位”。“安全冗余”的建设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但收益往往体现在“未发生的事故”中,这种“看不见的回报”易被忽视。例如,在城市建设中预留防洪通道、加固地下管网,短期看似“无用”,但在暴雨来袭时却能避免“城市瘫痪”。另一方面,侥幸心理与麻痹思维作祟。人们总倾向相信“灾害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制度执行不严、巡检流于形式、演练走个过场,最终让冗余防线形同虚设。而每一次“省事”与“侥幸”,都是为灾难埋下的伏笔。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城市韧性,显然要以相当的“冗余”为基石,为每一次“不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备选方案。必须承认,在有限人力与极短时间的现实约束下,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何减少漏洞提升冗余?靠的是平时深耕细节、强化过程管控、前置风险预判。在规划层面,应充分考虑极端天气因素,不能只着眼于当下的需求,更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例如建设足够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市周边建设大型防洪堤和蓄洪区等。管理者需摒弃“差不多”心态,以“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态度,将冗余理念融入每项决策;公众亦需增强风险意识,提升居民个人防护自主性的科普和启蒙也是一种必要的“冗余”。

“安全冗余”并不多余。每一次暴雨、台风、寒潮的来袭,都是对城市韧性的大考。每一个环节都做足“安全冗余”,我们才能在与极端天气的较量中,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性成长与商圈发展“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走出京津城际列车,穿过武清...
暴雨过后,车辆涉水如何申请保险... 蓝光超清高清流畅继续播放当前非Wi-Fi网络,继续播放将产生流量费用视频播放失败建议打开央视新闻观看...
古代当兵真的会是“... 还不知道:古代当兵真的会是“临时工”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
古代当兵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兵都... 古代当兵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特斯拉季度营收迎十年来最大滑坡... 转自:中国经营网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作为全球电动车领域的明星企业,特斯拉向来不缺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