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矛盾纠纷若处置不及时,小摩擦可能演变成大冲突。近年来,临洮县公安局紧密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创新推出“三色预警”排查机制、“警调衔接”联动模式和“多维触角”感知网络,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起“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多元化解”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色预警”织密排查网,让矛盾隐患“看得见”?
“王大姐,您家隔壁租户的装修噪音问题,社区民警已经协调物业跟进了。”7月25日,洮阳镇光明社区网格员张娜在微信群里反馈的信息,让居民王大姐悬着的心落了地。?
这是临洮县公安局推行“三色预警”排查机制的一个缩影。由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村社长及物业安保人员组成“1+N”排查小组,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隐患实行分级管理;轻微隐患标注“绿色”,由网格员跟踪化解;较复杂问题标注“黄色”,社区民警介入调解;可能引发治安风险的标注“红色”,启动多部门联动处置。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隐患1300余起,其中“绿色预警”化解率达98.3%,“黄色预警”处置平均用时缩短至2天。?
“警调衔接”激活化解力,让纠纷处置“暖人心”?
“没想到民警和调解员一起出面,不到3天就帮我们解决了拖欠工资的难题。”6月18日,外来务工人员赵某等5人通过“警调衔接”机制,拿到了被拖欠的4.2万元工资。?
针对劳动争议、经济纠纷等专业性较强的矛盾,临洮县公安局联合劳动、司法等部门建立“警调衔接”工作室,吸纳律师、退休法官、行业专家组成调解团队。接到纠纷警情后,民警先进行现场稳控和证据固定,再根据纠纷类型引导至相应专业调解室。今年6月,某工地因工程款结算引发施工方与材料商冲突,民警联动住建部门工程师和律师,通过3次联合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还款协议,避免了矛盾升级。?
此外,公安机关还创新推出“流动调解车”服务,深入偏远乡村开展巡回调解。截至目前,“警调衔接”机制已成功化解纠纷320余起,群众满意度达96%。?
“多维触角”延伸治理链,让平安根基“扎得牢”?
在临洮县中铺镇工业园区,由民警、企业安保主管、职工代表组成的“平安驿站”,近期成功化解了两起员工口角引发的群体性冲突苗头。这是公安机关延伸治理触角的创新实践。?
针对不同领域特点,临洮县公安局构建了“社区网格+行业阵地+重点部位”的多维治理体系,在社区推行“民警包片、党员联户”模式,每周召开矛盾分析会;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建立“护校安园”“医患沟通”专项工作组;在商圈、市场设立“警商联调站”。今年5月,某小区业主因物业收费问题,情绪波动大,准备集体上访,社区民警联合居委会、业委会开展5轮座谈,最终促成物业调整收费标准,业主们主动撤回上访申请。
据统计,通过多元共治模式,临洮县今年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25%,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9%,群众安全感测评得分较去年提升4.8个百分点。?
下一步,临洮县公安局将持续深化“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完善智慧调解平台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临洮、法治临洮注入新动能。?(李鸿昌)
责任编辑:李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