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恩施发布
当前
我省持续遭遇罕见高温天气
连巴东、利川等传统避暑胜地
也刷新高温纪录
州中心医院急诊专家
周发伟博士特别提醒
高温天气需警惕中暑
尤其是可能致命的热射病
据《科普中国》发表数据表明
1990-2019 的 30 年间
全球因热浪死亡人数超 15.3 万
其中半数发生在亚洲地区
几乎每1000万人中就有 236 人死于热浪
且随着气候变化加剧
在未来,这一数字将越来越大……
热射病:不容忽视的"高温杀手"
7月7日,76岁的覃先生在高温下骑行后突发晕倒,送医时意识模糊,被确诊为热射病。经紧急救治,这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人终于转危为安。
周发伟介绍,中暑分为轻、中、重三级。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主要表现为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并伴有多器官损伤,死亡率极高。临床上分为劳力型(常见于青壮年)和经典型(多见于老弱病患)两类。
高危人群需特别警惕
7月16日,患有高血压的大巴司机谭先生在高温作业时突发意识丧失,体温高达39.5℃,所幸救治及时。
专家指出,三类人群更易中暑:
产热增加者:强体力劳动者、发热患者、服用特定药物者;
散热障碍者:皮肤病患者、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者、心功能不全者;
特殊人群:老年人、婴幼儿、肥胖者、长期服药者。
科学防治是关键
预防中暑要做到:
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选择透气浅色衣物
室内保持通风凉爽
急救要点: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解开衣物散热
物理降温(湿毛巾擦拭)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出现意识障碍立即送医
特别提醒户外工作者和旅游者要做好防护,一旦出现头晕、心悸、大量出汗等症状应立即休息,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天俊 通讯员程芷
编辑|杨梦蝶
审核|张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