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七月的艳阳下,第三届链博会举办。在这场全球盛会中,来自塞尔维亚的Silver Bell Group(SBG)创始人兼CEO马尔科·杜博卡宁(Marko Dubocanin)格外忙碌。他此行的目标非常明确:依托中塞两国独特的“铁杆友谊”,为志在开拓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搭建一座坚实可靠的桥梁。
一座连接中国创新与
欧洲市场的桥梁
SBG的定位是做中国企业通往欧洲的“超级连接器”。作为塞尔维亚最大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公司,SBG的核心使命是帮助中国品牌成功叩开欧洲市场的大门。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欧洲商人来到中国,不会用微信,没有支付宝,更别提会中文了。中国企业家去欧洲,面对的挑战一模一样。”杜博卡宁表示。文化差异、制度差异、地缘政治……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出海时实实在在的痛点。
这正是SBG大显身手的地方。这家拥有1500名员工的公司,能用超过32种欧洲语言提供全天候服务,确保无缝对接欧洲所有市场。在过去的六年里,SBG已经与中国电信、小米集团等6家大型中国公司达成合作。
但他们所做的远不止翻译和客服。杜博卡宁反复强调一种“文化共生”的合作模式,他希望“将中国的创新技术引进来,为欧洲本地员工赋能,并将其整合成适合欧盟买家的完美产品”。这是一种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共创的升维。
链博会为这种共创提供了绝佳舞台。杜博卡宁坦言,他被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飞速发展深深“震撼”,尤其是在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这种亲眼所见的冲击力,远比任何市场报告都来得强烈。
这种震撼迅速转化为商业共鸣。在为期5天的链博会上,杜博卡宁和他的团队与中国企业家们举办超过260场会议,并与三家大型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意向。这不仅证明了SBG的价值,更凸显链博会作为高效对接平台的强大能量。
更有趣的是,链博会还扮演了“叙事修正器”的角色。杜博卡宁发现,中国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故事在欧洲并没有被充分地讲述,他由此萌生了一种新的热情:“我要把事实带到欧洲,告诉他们今天的中国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就这样,一位商业领袖又多了一个文化使者的身份。
无可比拟的信任资产
如果说链博会是合作的催化剂,那么中塞两国之间独特的“铁杆友谊”,就是商业故事得以生根发芽的深厚土壤。
“我相信,没有信任,任何商业合作都无法开始。”杜博卡宁的这句话道出了商业的本质。他认为,正是因为两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钢铁般的友谊”,商业合作的起跑线被大大提前。他说:“我们已经拥有了信任,这份信任在公司成立前就已经存在。”
这份信任,是实实在在的无形资产。在中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建立信任往往是最耗时、最昂贵的环节。但对于选择SBG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一“信任建设期”被大大压缩,合作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高效、低风险的平台上。
这种信任已经深度渗透到民间。杜博卡宁提到,中国公司在塞尔维亚非常受欢迎,很多塞尔维亚人都希望进入中国公司工作。作为第一次来中国的访客,他更是惊喜地发现,两国的孩子们拥有“相似的家庭价值观”,这让他感觉宾至如归。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亲近感,构成中塞合作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当专访接近尾声,杜博卡宁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计划:在北京设立SBG的中国代表处。这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关系已经从单向的服务输出,演变为双向的深度融合。这不再仅仅是塞尔维亚公司服务中国的故事,而是决心植根于中国、与中国伙伴共同成长的故事。
回顾SBG在链博会的旅程,一幅新时代跨国合作的清晰蓝图已然绘就。它由中国的创新引擎、塞尔维亚的专业执行、两国友谊的信任基石以及链博会的催化平台共同构成。这座由“钢铁友谊”建筑的“信任之桥”,正为打造更具韧性、更加互联互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铺设一条充满希望的快车道。
上一篇:谷歌概念板块活跃 思泉新材涨停
下一篇:自媒体黑嘴成营商毒瘤!央视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