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玉米田“请”来赤眼蜂绿色防虫保丰收
创始人
2025-07-31 09:06:45
0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无人机放赤眼蜂

  玉米作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期间常受玉米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侵袭。传统化学防治不仅易造成农药残留,还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目前正值玉米螟防控关键期,连日来,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艺师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工作,以生物方法防控玉米螟,助力玉米增产提质。

  盛夏7月,在鱼河农场上空,植保无人机在精准的航线规划下,将承载着“生物卫士”赤眼蜂的蜂球均匀播撒在玉米田里。这是近日,记者在榆阳区玉米主产区开展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现场看到的一幕,标志着榆阳玉米害虫防治正式迈入“无人机+生物防治”的智能化新阶段。“我们最近开始试验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球防治玉米螟技术。这项技术对环境没有污染,对人畜也无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梅成芳说,赤眼蜂作为自然界中鳞翅目害虫的 “ 天敌”,能将卵产在害虫卵内,通过寄生方式杀灭害虫,从源头阻断虫害扩散。“我们提前在无人机的智能系统中录入了玉米田的GPS坐标、种植密度等数据,系统会自动生成最优飞行航线,确保精准播撒。2000亩地预计5个小时即可完成作业。”陕西云稼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技术员赵银飞介绍。

  “我们今年计划在鱼河农场推广该技术2000亩,分两次放蜂,每次放蜂1万—1.5万头。”梅成芳说,示范田里还设置了40个性诱剂诱捕器,每周监测成虫动态,为精准放蜂提供依据。

  今年,榆阳区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每亩地成本约110元。据测算,玉米害虫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每亩可减少农药使用量0.5公斤,增产幅度达5%—8%。下一步,全区将稳步推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范围,结合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监测—预警—防治”全链条智能化管理,让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保险”。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广州市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
让流量变销量 为乡村振兴注入“...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邵伟  □ 秦建琴  当直播间的镜...
最新或2023(历届)贵州省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最新或2023(历届)度镇政府...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1x年...
唱响红色旋律 传承不朽精神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红色音乐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从《义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