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冰城绽放“清凉经济”新活力
创始人
2025-07-31 07:51:00
0
  中央大街上人头攒动,游人自在享受冰城的清爽夏日。本报记者 刘洋摄

  本报记者 陈悦

  7月30日起,哈尔滨进入三伏天的第二个阶段中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冰城最高气温均在30℃以下,8月7日最高气温甚至降至24℃。

  白昼清风拂面,夜晚凉爽宜人。今夏的哈尔滨正以独特的清凉魅力掀起暑期消费热潮:从商业综合体的滑冰场到啤酒节的狂欢帐篷,从地铁站内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到景区深度体验的亲子家庭,哈尔滨顺势打造“清凉+”多元场景,构建覆盖全时段、全龄层的消费生态链。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前两周哈尔滨文旅消费人次环比上涨19%;7月19日至22日地铁客流强度稳居全国第二,重点景区周边车站等客流显著增加……一场以“清凉经济”为引擎的城市消费升级正在上演。

  商业综合体变身“都市冰场”:

  舌尖与脚尖的双重清凉体验

  游客扎堆冰城消费,城区各大商场是直接“受益人”。

  7月30日,中央大街某商场负一层的茶饮区座无虚席。“水果桶销量比上月翻倍,周末每分钟要卖出1.5杯。”某品牌茶饮店长指着不断跳动的订单屏说。据监测,该品牌7月冷饮奶茶类销售额同比增长67%,其中外卖订单占比达七成,“线上下单+商场纳凉”成为市民游客的消暑新习惯。

  南岗区一家商场的室内冰场传来阵阵欢笑声,孩子们戴着护具在冰面“蹒跚学步”。“暑假日均客流超300人次,护具租赁量涨了3倍。”冰场负责人李女士介绍说。

  这种亲冰、亲水的“冷经济”与“热消费”的结合,颇具哈尔滨暑期消费特色。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仅暑期前两周,作为哈尔滨“亲水游”的重点景区之一——哈尔滨极地公园门票销量同比增长114%,北京、辽宁、吉林、江苏、河北、山东、内蒙古、上海、天津等地成为最喜欢逛哈尔滨极地公园的异地游客客源地。

  啤酒节里的“冰火之歌”:

  温差经济点燃夜消费

  夏日夜晚,灯光闪烁,冰城夜食、夜娱、夜购等业态场景百花齐放,为市民游客带来活力四射的消费体验。

  热度最高的当数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现场。游客左手握着冰啤酒,右手触碰人工降雪机带来的“夏日飘雪”,强烈的温差体验让广州游客赵先生连呼“魔幻”。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工作人员介绍,“冰雪+啤酒”的创意组合很受消费者欢迎,本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运营半个月,累计接待游客已达51.75万人次。

  “一下班就和家人赶过来了,喝点冰啤酒、吹吹凉风,简直太舒服了!”市民李女士和朋友们围坐在啤酒节现场的帐篷里,桌上摆着红肠、烤鱿鱼等小吃。某啤酒品牌运营总监透露,今年特别推出的小杯装试饮套餐带动女性消费者占比提升至42%。

  日前,飞猪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风向标》显示,哈尔滨进入全国避暑游热门目的地前十。7月初,黑龙江的暑期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68%,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了暑期最热门景区之一,“身在其中”的国际啤酒节如同一颗心脏,带动了整个文旅产业链。

  地铁里的“清凉动脉”:

  大客流背后的城市引力

  7月24日中午,地铁3号线兆麟公园站内,北京游客何女士一家拖着行李箱研究路线图,他们打算上午游览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午到中央大街吃马迭尔冰棍,晚上去国际啤酒节。“哈尔滨太好了,清爽的暑期体验必须发‘友圈’炫耀。”何女士说。

  7月19日至22日,哈尔滨地铁线网客流强度连续位居全国第二,兆麟公园站、友谊宫站这两个沿江车站客流较暑期前激增五成以上,“地铁+景点”的串联效应显著。

  业内人士指出,哈尔滨“清凉经济”的启示在于,气候资源需要与现代消费理念嫁接。其成功密码在于三层创新:时空维度上,通过“白+黑”“室内+户外”场景切换延伸消费链条;文化维度上,以冰雪文化赋能夏季产品,打造差异化体验;服务维度上,地铁、景区、商业体协同构建便捷的“清凉服务圈”。

  这个夏天,冰城正以独特的清凉魅力与澎湃活力,书写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唱响红色旋律 传承不朽精神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红色音乐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从《义勇军...
去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潘洁) 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数...
最新或2023(历届)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
朱鲔做了什么事情让刘秀无法原谅... 时间:公元25年;地点:洛阳城。黄昏,西沉的斜阳将它的余晖洒向大地。此刻的洛阳城,城门紧闭,显得孤寂...
朱鲔做了什么事情让刘秀无法原谅... 时间:公元25年;地点:洛阳城。黄昏,西沉的斜阳将它的余晖洒向大地。此刻的洛阳城,城门紧闭,显得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