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马灿
图/受访者提供
“了不起的壮举!”谈起39年前羊城晚报记者西沙行,李湘东依旧心潮澎湃。
上世纪80年代的西沙,条件艰苦,物资匮乏,鲜有外来人员上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时任新闻干事李湘东的陪同下,羊城晚报联合采访组历经十多个小时颠簸,抵达这片蓝色海疆。他们克服困难,深入采访,一组精彩报道让公众首次全景式了解远在天涯的国门卫士。
登岛当日,采访组还代表羊城晚报,将一对跨海而来的“金羊”雕塑赠予驻岛官兵。“西沙海洋博物馆建成后,这对‘金羊’被作为珍品珍藏。”李湘东说。30多年间,南海潮汐涨落,“金羊”静静伫立,诉说崇军拥军情怀,亦见证一代代西沙官兵卫国戍边的赤诚使命。
全景式报道西沙引轰动
2025年7月,已退休的李湘东坐在湛江家中,目光落在珍藏的剪报上,思绪被拉回那个寒风阵阵的冬日。
“1986年12月10日,他们来了。”李湘东口中的“他们”,正是羊城晚报记者叶德时、黄洪武,与战士报记者杨永辉组成的联合采访组。
李湘东说,与训练有素的战士不同,对于记者,西沙之行第一道考验就是海上路途。采访组一行从海南榆林军港上船,乘一艘数百吨的炮艇前往西沙,正赶上寒潮天气,炮艇在风浪中前行,就像一个小火柴盒在大海上颠荡。
李湘东清楚记得,当时,黄洪武、杨永辉在舱角“吐得翻江倒海,昏天黑地”,叶德时和他登上指挥台观测海况,丝毫没有晕船状态。这一幕让水兵啧啧称奇:“这叶记者有海军的底子!”
历经十多个小时颠簸,炮艇终于靠上永兴岛码头。战士们像见到久违的亲人,列队相迎。李湘东回忆道,采访组一行虽已疲惫不堪,但心情特别振奋,看到五星红旗在无垠蓝海上飘扬,自豪感油然而生。
随之,摆在记者们眼前的,是异常艰苦的海岛生活条件。上世纪80年代的西沙军营,淡水靠收集雨水或用船运来,供应严格配给;新鲜食材如同奢侈品,蔬菜成了稀罕之物;常有台风来袭,每一次对岛上军民都是严峻考验。
李湘东说,初来乍到的记者们将困难抛之脑后,一心投入采访。白天,他们奔波于营房、训练场、食堂、气象台、邮局,从驻岛最高首长到炊事兵都是采访对象;晚上,则在招待所埋头笔耕至深夜。官兵动容地称他们为“拼命三郎”。
10个昼夜,记者们在艰苦环境中迸发惊人能量,撰写的9篇文稿涵盖消息、通讯、特写,构成对西沙官兵的全景式报道:《军人牺牲岂止在战场》诉说天涯哨兵的离别酸楚和戍边决心,《西沙恋曲》谱写青春与大海的缠绵之歌,《美丽的永兴岛》咏唱守卫者的赤诚信仰……
“羊城晚报名气大,又是首个‘全景式、立体式’报道西沙的地方媒体,传播效果轰动!”李湘东说,这一篇篇“以岛为家,乐守天涯”的文章,将西沙精神传遍全国,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金羊”伫立海疆传佳话
羊城晚报这组报道,掀起了全国媒体拥军热潮。两个月后,由中国记协组织,全国十多家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赴西沙采风。李湘东作为采访团副秘书长再次随行。他发现,不少记者带着羊晚西沙行的剪报。
“羊城晚报宣传西沙在全国带了个好头,为新闻媒体拥军作出了榜样。”有中国记协领导如是赞叹。
李湘东表示,羊城晚报西沙行采访报道创造多个纪录:一是地方报纸宣传西沙规模最大,发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宣传最精彩、成功;二是地方记者在西沙群岛上生活时间最长,到过的点最多,采访的官兵最广,报道最全面细致。
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刚上岛那天,叶德时与黄洪武搬出一对精心包裹的“金羊”雕塑,代表羊城晚报赠予驻岛官兵,战士们在礁盘上列队齐唱军歌致以敬意。
“西沙海洋博物馆建成后,这对‘金羊’被作为珍品珍藏,供军民参观。”李湘东说,踏浪而来的“金羊”,成为军民连心的象征。
李湘东的军旅生涯与西沙有着不解之缘。时光流转,14年后,佩戴大校军衔的他以新身份重返这片群岛——担任西沙守备部队副政委。此时,西沙已发生巨变:昔日的铁皮屋,变为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营房;通信设备升级换代,官兵们可直接和亲人通电话;蔬菜种植基地绿意盎然,“奢侈”已成过往……
“与羊晚西沙之行,是一生的荣耀!”李湘东说,羊城晚报记者敬业、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鼓舞、激励着他,成为他毕生为新闻事业奋斗的力量。
人物小档案
李湘东,南海舰队宣传处原副处长,负责舰队新闻宣传工作;曾任西沙守备部队副政委。从部队转业至湛江日报,任副总编辑。退休后,返聘到湛江市创文办任宣传组副组长。数十年如一日,做新闻事业的守望者。
记者手记
羊晚西沙行的见证者
认识李湘东是在海军部队,他在通讯员培训班上,讲到陪同羊城晚报记者去西沙采访的故事,给我们这些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时光荏苒,后来我也转业到地方,成为羊城晚报的一员。时隔多年,因报社开展“寻找当年的你”活动,这条线索被重拾起来。
“当时是经过层层严格审批下来的。”李湘东说,到西沙采访的地方媒体,在岛上待的时间如此之长,羊城晚报是第一家。
从海军南海舰队宣传骨干,到转业后在湛江日报任职,再到退休后返聘至湛江市创文办任宣传组副组长,李湘东从事新闻工作数十年,曾陪同上百批次军内外记者赴西沙、南沙群岛采访。在他眼中,1986年羊晚记者西沙行,正是新闻人以笔为旗的时代印记。
“那年刚接手新闻工作,就遇到如此重大的采访,真是又惊又喜。”他说,惊的是,除了部队条例法规,他没有任何经验;喜的是,羊晚人的作风与专业水准为他树立了学习榜样。
付出终有回报。近年,李湘东两度获评湛江市先进模范退役军人荣誉。这背后,是一位海军老兵的信仰与坚守,也是新闻宣传尖兵的荣耀——既记录历史航道中的灯塔,自身亦化为光流的一部分。
致读者诸君
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系统性变革全面启动之际,羊城晚报常态化开展“寻找当年的你”活动,征集读者用户与羊城晚报的情缘故事线索。您可以通过羊城派客户端“记者帮”报料,或私信羊城晚报微博号、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提供宝贵线索、讲述动人故事。
编辑:聂粤
下一篇: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为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