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闫耀明
“我家大宝”是鹿婶最爱说的一句话,无论与谁交谈,不出三句,鹿婶必说“我家大宝”。小区里的人都了解,每次见到鹿婶,都亮着笑脸,等鹿婶说出这四个字。
鹿婶家的大宝是一条狗,据鹿婶说是纯种的秋田犬,特别通人性。鹿婶之所以把这条叫大宝的狗看成是自己家的一员,就因为在一起生活了十年,有了十分深厚的感情。大宝还在鹿婶鹿叔的调教下学会了很多技能。鹿婶让大宝去把她的粉拖鞋给拿来,大宝就颠颠地跑过去把那双粉拖鞋叼来,不理会旁边鹿叔的蓝色拖鞋。大宝可以用遥控器开关电视,可以用屁股帮鹿叔关上卫生间的门,屋里有了小爬虫,大宝便咬死,丢进垃圾桶里。
鹿婶鹿叔吃饭的时候,大宝也坐在餐桌边的一个木凳上,将两只前爪搭在餐桌上,看着鹿婶鹿叔吃饭,十分乖巧,而且无论餐桌上的美食多么有滋有味,大宝决不随便去吃,只是看着。鹿婶鹿叔会给大宝一些吃的,放在它面前的一只盘子里,大宝便很绅士地慢慢吃掉,决不吧唧嘴。每天吃饭,鹿婶鹿叔与大宝一家三口一起吃,氛围温馨和谐。
总之,在鹿婶鹿叔看来,大宝与他们的家庭成员无异。
日子就在鹿婶鹿叔对大宝的称赞与依恋之中慢慢过着。
不想鹿叔病了,喘,走遍了市里的各家医院,都没有确诊,只好去省城大医院看。最后的结论是免疫力低,过敏,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像一根针,一下子扎在了鹿婶鹿叔的心上——与宠物狗有关!
面对医院作出的诊断,鹿婶鹿叔无语,连大宝先后叼来了粉拖鞋蓝拖鞋也懒得去穿,他们坐在沙发上,发呆。
儿子远在深圳,打来电话,关心鹿叔的病情。鹿叔把诊断拍照,通过微信发给儿子。儿子说,把大宝送走吧。
送走大宝,等于把那根针往更深处扎。鹿婶鹿叔不舍得,他们和大宝的感情太深了。况且,大宝已经年龄大了,按照人的年龄算,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但是,不送走大宝,又有什么办法呢?
经过痛苦的抉择,鹿婶鹿叔决定把大宝送走。送给谁呢?鹿婶首先想到了宠物寄养店。他们来到了郊区,才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找到一家。一问,寄养大宝每个月的费用几乎就是鹿婶每月的工资!而且,他们还要每周去一次,送狗粮。鹿婶家没有车,坐公交去要倒车好几次,很不方便。鹿婶和鹿叔仔细商量,感觉寄养大宝太不划算。
小区的人给他们出主意:送到乡下去。到了乡下,大宝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会活得更潇洒滋润。
最后,鹿婶鹿叔费尽周折,拐了四五个弯,才在鹿婶的远亲中找到一家,家在距离城市60多公里远的山村里住。
于是,鹿婶鹿叔很奢侈地打了出租车,带上大宝用的东西和狗粮,把大宝送到了乡下。鹿婶鹿叔送上给亲戚的礼物,将大宝托付给他们。亲戚虽远,但还热情,愉快地收下了大宝,表示一定好好对待大宝,让鹿婶鹿叔放心。
远亲的热情,让鹿婶鹿叔的心稍稍安稳了一些。不好在远亲家住下,他们费尽周折,倒了三趟车,先后坐了三轮车、长途汽车、公交车,才返回家里。
回到家里,天已经黑透了,鹿婶鹿叔都觉得家里空了。
鹿婶坐在沙发上,看着那双粉拖鞋,说,把拖鞋递我。
鹿叔也疲乏了,坐着喘,没有动。鹿婶坐了一会儿,突然就哭起来,那又细又长的哭声,在客厅里不停地回荡。
每天,鹿婶都给远亲打一次电话,询问大宝的情况。
远亲每次都告诉她,大宝精神着呢,还很懂事,可以给他们叼拖鞋,吃饭也不挑食,有人来串门就及时叫几声,为主人报信,等等。
其实,鹿婶鹿叔不知道,大宝在远亲家的“懂事”,都是鹿婶鹿叔去送大宝时说的。
鹿婶仍然不放心,打微信视频电话,她要看看大宝。电话响了好一阵,远亲才接通。鹿婶鹿叔看着大宝在远亲家的院子里走来走去,心里安稳多了。
鹿婶知道乡下的活计多,远亲很忙,她不好总是打视频电话,便叮嘱远亲,闲了就给大宝录一段小视频,发给她。
渐渐的,鹿婶打电话的次数少了,差不多每月打一次。每次远亲都说大宝精神着呢,并录制一段小视频,发给鹿婶看。看着大宝在远亲家的院子里走来走去,鹿婶放心了。
“我的大宝啊!”有时,鹿婶会发出一声叹息。
再后来,鹿婶每隔几个月给远亲打一次电话。远亲说大宝精神着呢,还录制一段小视频发过来。
转眼,几年过去了。
鹿婶只要想起大宝,就会给远亲打一个电话。远亲说,大宝精神着呢,不等鹿婶提起,远亲就录制一段小视频发过来,给鹿婶看。
看着大宝在远亲家的院子里走来走去,鹿婶突然感到了不对劲。她问鹿叔:“大宝今年几岁了?”
鹿叔一愣,按照人的年龄算,大宝应该是百岁老人了。
鹿婶的心颤了一下。按照秋田犬的一般寿命算,大宝不太可能活到现在。
可小视频里,大宝正在远亲家的院子里走来走去,确实精神着呢。
鹿叔叫了一声:“不对!”他指着小视频说,“这些小视频,其实是同一个!就是第一次发过来的那个!”
鹿婶仔细看,果然,远亲陆续发来的小视频,确实是同一个!
鹿婶明白了,远亲没说实话。她拿起手机要给远亲打电话。
鹿叔拦住了鹿婶。鹿叔说:“别问了。以后再也别问了,就当大宝一直活着吧。”
看着鹿叔,鹿婶想了想,放下手机,说:“嗯,你说得对,大宝一直活着。”
上一篇:来虎村“扫”出净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