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虞思滔
7月27日,记者走进黔南州贵定县云雾花椒示范基地,村民正手持剪刀在枝杈间灵巧穿梭,一串串饱满的花椒籽应声落入盘中。
“闻着花椒香,心里就踏实。”陈玉红说:“在基地里采摘、在车间里加工,一天能挣100块。”
采收后的花椒籽,被迅速送往加工车间,在现代化设备压榨下变成滴滴醇香的花椒油。“这是我们用云雾花椒和菜籽油精心制作的,保质期长达18个月。”贵定县云兴公司负责人肖岐峰说:“100毫升小瓶装两瓶卖价为80元,230毫升大瓶装两瓶卖价为138元,云雾花椒油线上线下均赢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云雾镇坚定探索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之路,以庭院经济为支点,撬动花椒特色产业向高效化、科技化飞跃。
在花椒种植环节,当地建成温室大棚育苗中心,示范引领种植基地建设,并持续研发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同时,农技服务专家组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椒农提供指导。目前,全镇已建成10亩以上规模化育苗基地3个、高标准种植基地18个,累计投入科技设备资金80万元,开展专项农技培训50次,覆盖企业和群众2160人次。
在花椒加工与市场环节,云雾镇引进花椒加工企业,精心构建起“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新鲜的青花椒、干花椒,到精细的花椒粉、花椒油等,一应俱全。
据统计,当地新鲜花椒零售价稳定在每斤280元至300元,亩均产值达4万元。同时,产业直接带动150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户人均年增收5500元。
上一篇:苗乡侗寨有了乡村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