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云
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绿树掩映的塑胶小道,忽然看见几只蜻蜓在低空飞舞。然后,很快飞到树林的深处,消失不见。
心中倏然一动。很久没见到蜻蜓了,似乎只有在夏日,特别是在这带点雨意的黄昏,才能见到蜻蜓。它们不再是普通的昆虫,仿佛变成了一种精灵,乍然而降,随即飘忽不见。
蜻蜓是大家最熟悉的昆虫之一。小学课本里,常有两种昆虫出现,一是蝴蝶,二是蜻蜓。与蝴蝶相比,我更喜欢蜻蜓。原因是觉得蝴蝶比较女性化,更加阴柔,而蜻蜓体大雄健,长长的身子加上复式翅膀,像战斗机。小时候,傍晚时分,院子里经常聚集大群的蜻蜓,它们密集的身影发出嗡嗡的声响,真的像战斗机群登临战场一样。
现在经常见到蝴蝶,奇怪的是,蜻蜓很难见到,所以当我再次见到蜻蜓,不免有些百感交集,我想起了一首歌,一首很老的日本歌曲《红蜻蜓》:“晚霞中的红蜻蜓,请你告诉我,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
小时候听这首歌,旋律优美,简单好唱,只是未免伤感了些。而多年后再想起这首歌,却觉得情境是多么的契合,多少年过去,当年农家小院遇到你时,又是哪一天呢?
日本素来有物哀的传统,万事万物,总有一层感伤的调子在里面。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譬如与蜻蜓邂逅的瞬间,看上去平常,却在光阴的流转中变得弥足珍贵。而且,为突出这层隐喻,刻意将物象鲜明化,譬如与晚霞相对应,歌里唱的是红蜻蜓。
红蜻蜓是什么样子?照片里见过,身体鲜红,翅膀透明,的确漂亮。而生活中几乎没碰见过,我遇到的蜻蜓,多是黄绿色的,包括下班路上看到的,主要是黑色,只中间透着一点黄。
小虎队同样唱过一首《红蜻蜓》,与日本童谣《红蜻蜓》相比,它更多承载了我们的青春记忆,“我们都已经长大,好多梦正在飞”,不过其精神却是一脉相承,不管烦恼如何越来越多,心中的梦“就像童年看到的红色的蜻蜓”,依然是原初的模样。杨钰莹有首歌就叫《晚霞中的红蜻蜓》,虽然是情歌,但“梦中的红蜻蜓你要飞到哪里去,晚霞中希望你停在我心里”,说的何止是爱情呢?
红蜻蜓于是成为一种象征。它将蜻蜓的意象最大程度地升华,所有的蜻蜓都变成不会褪色的朱红之印,凝聚我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缅怀和追念。人生中最美的珍藏,还是那些往日时光,那些笑脸,那些花儿,那些阳光雨露,那些周而复始的静好岁月,永远停留在我们的心里。
这生命仅有几个月的小小蜻蜓,是我,还是昨日的我?是久别重逢后的一滴眼泪,还是转瞬即逝的一抹梦影?我徘徊于林荫小道反复叩问。很想如庄生梦蝶般变成一只蜻蜓,可惜我做不到。我们已在这滚滚红尘里流浪了太久,忘却了出发的地方。
“晚霞中的红蜻蜓,你在哪里哟,停歇在那竹竿尖上,是那红蜻蜓。”经历了多少事,经历了多少风雨浮沉,一句“晚霞中的红蜻蜓”,就将人生的几十年轻轻翻过,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