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张欣媛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华侨路街道慈悲社社区地处南京市鼓楼区新街口西北象限,东起中山路、西至上海路、南起汉中路、北至华侨路,区域面积0.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77人。辖区共有居民小区59个,其中老旧小区50个,存在“常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社区治理难”的问题。7月29日晚,一场在管家桥61号小区院落召开的“小院议事”会,打通了共商共治的“最后一公里”。
何为“小院议事”会?慈悲社社区党委书记蔡琳琳介绍,今年以来,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精心打造“义正言‘慈’”社区协商议事平台,构建“小院议事”新模式,并选取管家桥61号小区作为“小院议事”的试点小区,依托“五环议事法”即:“民意收集环—矛盾调解环—平台协商环—责任落实环—效果评估环”,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具体到管家桥61号小区,该小区只有一幢7层的楼房、3个单元,合计49户约140人。主要人员构成包括老人、普通上班族、外来务工人员等,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占比35.71%,外来务工人员占比22%,80周岁以上老人5名。
“小院议事”会中,居民代表纷纷对小区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建言献策。经过一小时的热烈讨论,工作人员将问题和建议一一梳理。对于社区能够解决的问题,蔡琳琳现场答复,对于社区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记录下来,列入责任落实环节。记者注意到,本次议事会强调从“有人说”到“有人评”的完整闭环,每一步都明确目标、责任和时限,确保议事成果有效转化。
“小院议事”会的成功召开,让居民参与议事更加方便,尤其对于上班族和老人来说,“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小区治理,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