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7月30日,由《经济参考报》社地方工作二部和上海市闵行区总工会组织的“闵行区企业家、劳模工匠座谈会”在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举行。闵行区企业家与劳模工匠分别从各自领域出发,强调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与核心竞争力。
《经济参考报》社地方工作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劳模工匠是各行各业从业者的杰出代表,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格,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本次座谈是为贴近劳模工匠和企业家群体、聆听心声,关注新闻热点之外的日常关切,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共筑职工成长之路贡献媒体的一份力量。
在本次座谈会上,“人才”的培养机制是高频关键词。闵行工匠、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沛军表示,在构建“制、储、运、加、用”氢能网络的进程中,新兴行业固然需要经济支持,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仍存在错位,如何更好地对接人才供需迫在眉睫。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森马服饰公司森马儿童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吴茜茜则表示,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不仅要关注新时代消费者,尤其是00后等新生代群体的需求变化,还要建立员工队伍的更新机制。比如推动内部学习使用AI提升工作效率,建立校企合作体系,以培养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的人才。
上海工匠、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长征表示,尽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吸引人才促进企业良性发展非常重要。
上海一木一作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强也观察发现,一些优秀传统手工匠人的年纪越来越大,但他们面临手艺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
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任学强建议,企业要重视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主动发声,让优秀人才听见企业的声音。还要完善内部制度,例如通过建立合理的分红比例让人才有获得感。此外,还需要与行业内专家保持密切联系,重视青年人才的资助和培养等。
同时,劳模工匠和企业家们期待媒体更多宣传优质国货。闵行工匠、巴司德尼(上海)消毒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峰表示,民营企业相对缺乏宣传渠道,哪怕是优质产品,推广成本也越来越高,希望能和媒体开展合作。
上海羊鑫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果蔬种植、科普教育、红色教育、农旅融合、公益助残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单位。在食品安全和有机食品备受关注的当下,上海市模范集体、上海羊鑫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杨玉娟表示,目前食品安全需求未被满足和农产品滞销同时存在,做好宣传工作对于破局至关重要,需要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开发优质乡村农文旅产品,吸引更多城市居民走进乡村,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城市。
此外,众多劳模工匠和企业呼吁媒体推动建立良性竞争氛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张丽华呼吁,.不管行业如何内卷,质量标准不应降低;产品无论如何优秀,成本仍需要考虑优化。为了促进良性竞争,她呼吁监督产品一致性和防止恶性低价竞争。
闵行工匠、上海探洇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CEO方圆表示,希望通过引导实现可持续的健康良性的竞争,在极致性价比的市场要求下,技术型企业的技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构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浦东软件园三林园投资总监杨莉,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林园是上海浦东软件园开发建设的第五大园区,目前深刻感受到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园区能否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引进人才,并进一步赋能企业发展,已成为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