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宁波晚报
受“竹节草”影响
宁波全市不少路段仍有积水
传统燃油车通过较深积水路段时
容易导致发动机进水
最终引发熄火抛锚
那么新能源车该如何判断涉水风险
遇到危险该如何求援?
新能源车涉水深度主要取决于底盘高度,由于新能源车没有排气系统,可以认为淹到底盘就是最大的涉水深度,通常将整车涉水分为两个等级:
水位达到车轮一半以下
水位达到轮毂2/3位置
由于车辆结构不同,新能源汽车暴雨天可以行驶,并且新能源车的涉水能力要比燃油车强。水位到达底盘已经是极限了,当水位高于底盘到达车门的下方缝隙(即轮毂2/3位置),水就会进入到车内。
安
全
水
位
(≤12cm,轮胎1/3高度)
风险点:基本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但需警惕水流湍急导致底盘溅水;低压线束或传感器可能受潮,但高压系统(电池、电机)通常不受影响。
处置建议:可低速(5-10km/h)平稳通过,避免急加速或急刹车;涉水后检查底盘是否有异物附着,并观察仪表盘是否有故障提示。
警
戒
水
位
(15-35cm,接近底盘最低点)
风险点:电池包可能部分浸泡,若密封老化(如5年以上车龄),存在进水风险;高压线束、充电接口可能受潮,触发漏电保护强制断电。
处置建议:尽量避免通过,若必须涉水,保持匀速且不松电门(防止系统误判停机);涉水后立即送检,重点检查电池包密封性及高压系统绝缘电阻。
危
险
水
位
(>35cm,超过轮胎2/3)
风险点:电池包可能完全浸泡,IP67/IP68防水仅保障短时浸泡(如30分钟),长时间涉水仍会进水;若已涉水且车辆断电,切勿尝试重启,应撤离车辆并联系专业救援。
处置建议:绝对禁止通过,立即调头或绕行;若已涉水且车辆断电,切勿尝试重启,应撤离车辆并联系专业救援。
极
端
水
位
风险点:电池包内部短路风险极高,可能引发热失控(起火/爆炸);整车高压系统失效,低压电路全面腐蚀,维修成本极高。
处置建议:立即弃车逃生,优先保障人身安全;车辆需全面拆检。
第一阶段
涉水/泡水发生时
01
如果在行驶中遇到较深积水
(水深超过轮胎中心线或底盘高度)
风险点:在水中尝试重新启动车辆,可能导致高压系统短路、严重损坏,甚至引发触电、起火或爆炸。
处置建议:①挂入P档(或N档拉手刹),按下启动/停止按钮,完全关闭车辆电源;②切勿强行通过。应立即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尽量停在高处)。
02
如果积水快速上涨或水深已经较高
风险点:①水位快速上涨可能导致车门无法打开(水压影响),车窗电动失灵,增加逃生难度。②车辆漂浮或侧翻,可能造成二次事故(如撞击、被水流冲走)。
处置建议:①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环境;②立即断电(如安全可行),按下 P档 + 熄火按钮,切断高压系统。若水位未淹没仪表台,可尝试 拔掉维修开关(高压断电) 或 断开12V电瓶负极。
若水位上涨迅速或车门无法打开:1.尝试降下车窗(电动窗可能失效,需提前熟悉机械开关或破窗方法);2.使用安全锤/头枕破窗(优先砸侧窗四角,前挡风玻璃难破);3.从车窗爬出,避免被水流冲走,尽量抓住固定物(如树木、栏杆)。
第二阶段
拖车指南
01
空旷区域(如道路、野外)
优势:空间大,便于救援车辆操作,通风良好,减少电池热失控风险
操作要点:1.先观察水位,如积水较深(超过车轮一半高度),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拖车;2.拖车前检查充电口、电池包是否进水,避免拖运过程中短路;3.拖至安全区域后,尽快联系专业维修机构检测电池绝缘性。
02
地下车库(封闭空间)
风险:通风差,电池热失控可能引发火灾,救援难度大
操作要点:1.优先断电:联系物业切断充电桩或地库电源,防止触电或短路;2.使用绝缘设备:救援人员需穿戴绝缘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高压部件;3.快速转移:如地库水位持续上涨,需尽快用平板拖车将车辆拖出,避免长时间浸泡。
03
城市道路(交通繁忙)
风险:涉水后可能造成交通堵塞,且二次事故风险高
操作要点:1.设置警示标志(三角牌、闪光灯),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2.如车辆无法移动,可联系交警或专业拖车公司,避免自行尝试拖车导致进一步损坏。
第三阶段
车辆被救出后
01
保持断电状态,严禁任何尝试启动行为
车辆被拖离水域后,不要尝试启动车辆(包括解锁、打开车门、充电等任何需要用电的操作);
不要自行检查或维修! 高压系统的危险性极高,非专业人员操作极其危险,由专业的救援人员现场断电(切断高压电)。
02
联系保险公司报案
第一时间联系你的车辆保险公司,进行报案。
清晰说明事故情况(时间、地点、原因、涉水深度等),告知是新能源汽车;按照保险公司的指引进行操作,通常需要现场查勘或后续定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