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能领?怎么领?育儿补贴制度详解来了
创始人
2025-07-30 19:34:23
0

育儿补贴制度详解来啦!关于何时能领,通常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孩子的年龄范围、家庭的相关情况等。一般在孩子达到特定阶段,如幼儿期等,且符合当地规定的家庭经济等条件后,便可开始申请领取。

在领取方式上,大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途径。线上可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手机 APP 等进行申请,按要求填写详细信息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线下则可前往当地的社区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等专门窗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申请流程。具体的领取时间和方式可能因地区而异,家长们需密切关注当地的政策通知和相关部门的指引。


7月30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

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线上线下都可申领育儿补贴

育儿补贴申领最大限度精简材料、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方便群众。通过全国统一的线上申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办、一次办,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都可以通过线上申领。当然,在推行线上申领的主渠道下,也同步安排了线下的服务工作。

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

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者个人收入。

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享受补贴

关于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补贴,根据《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同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也是发放到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

今年初步安排育儿补贴补助资金预算900亿元左右

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国家和各地已经完成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各地组织配备工作力量,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

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必要材料

最大限度精简申领材料。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在此基础上,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让“数据多跑路”,让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大家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

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申领入口

拓宽申领渠道。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这些渠道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的,可以便捷操作的。大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不出门、随手点、轻松办”。

育儿补贴地方标准如高于国家基础标准还能领吗

对于之前没有育儿补贴政策,或者补贴范围较小,或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按国家补贴的范围和基础标准统一实施,实现政策均等化覆盖,体现政策的公平性。

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还有哪些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

据郭燕红介绍,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落地生效,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经济支持方面,多渠道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将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等等。

在时间支持方面,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

在托育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托幼一体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方式的托育服务。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托位数已达到千人口4.08个。

在妇幼健康服务方面,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持续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去年年底,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0‰,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部署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医疗服务,来满足和保障广大儿童就医需求。

在教育支持方面,各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帮助减轻家庭教育负担。不少地方出台实施了多孩子女同校政策,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在住房支持方面,各地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帮助解决住房困难。一些地方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等等。

资料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徽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记者从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据气象部门预报,第8号台风“竹节草”预计7月31日20时前后移入安...
事业单位招考考生食用豆角盒饭中... 据周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消息,近日,网传“河南周口事业单位招考考生食用豆角盒饭中毒”“考生腹...
江苏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转自:中国质量报江苏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始终以夯实区域人工智能发展基础为核心,积极开展标准化工...
招商积余股价跌5.07%,新疆... 7月31日,招商积余跌5.07%,截至发稿,报12.36元/股,成交1.27亿元,换手率0.95%,...
欢乐家跌2.03%,成交额48... 7月31日,欢乐家盘中下跌2.03%,截至14:28,报15.96元/股,成交4803.66万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