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赵盼盼 7月30日,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指导,楼宇经济工作委员会与中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向上生长·向善同行”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市福田区中信国际大厦盛大举行。
本届大会聚焦长期主义,探索零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旨在以“空间聚人、活动聚智、资源聚势”的生态闭环,为中国楼宇经济注入“垂直整合、数字驱动、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大会现场,中信城市开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劲发表了《从“空间生产”到“价值营造”,中信城开以“四新”探索房地产发展新路径》的主题演讲。
杨劲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GDP增长带动明显,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房地产凭借强产业关联性和投资拉动效益,成为经济高速增长重要引擎,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一直与国家经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随着经济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入增速换挡、质量提升关键期。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并用“五个转变”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新逻辑,明晰了下一阶段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房地产始终围绕服务城市空间的使命存在,所以房地产的发展必须跟上城市发展的新逻辑,跟它相契合、相适应。过去大规模开发、追求高周转的“三高模式”已一去不复返,接下来行业发展需抓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两个重点,更注重内涵、提升品质,满足人民多元化居住需求,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杨劲认为,当前,核心城市优质住宅“日光”、差异化商业项目、特色资产成“网红”等成功案例,并非偶然,而是看透趋势、摸准需求后匠心打造的结果。企业需主动适应变化,理解行业格局分化与重构,找到新生存逻辑。
他从市场、企业、产品三个维度分享了对行业趋势的理解。
首先,在市场维度,房地产业务的开展出现了分化和重构:
一是进入存量时代,核心土地越来越少,增量开发的投资回报率也在走低,倒逼业务选择发生改变,从物理空间生产转向全周期价值运营,从单纯建造转向精心营造。
二是商品房供求关系变化,资产价值的逻辑也在变。资产不再是开发即价值,价值来源于真实的需求,关键看是否有真实的生产生活需求支撑资产的价值。
三是投资逻辑从“赚差价”转向“陪伴中提升价值”。过去行业以债权融资为主,催生了高负债、高杠杆;当前地产投资逻辑回归,更关注资产长期运营价值。
其次,在企业维度,生态格局面临分化重构:
一是企业竞争格局将迎来洗牌,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最终市场将形成“高实力与小而美并存”的局面。
二是企业经营策略需要调整。进入城市新发展阶段,单纯靠开发规模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找准核心优势、打造不可替代的能力。
再次,在产品维度,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对房企产品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要打造提升生活质量的“好房子”。当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写入国家战略,“好房子”已超越建筑本身,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具象表达。
二是要提供超越基础服务的“好服务”。优质资产的竞争力不仅来自建筑质量,更在于通过运营服务持续创造增量价值。
最后,杨劲分享了中信城开的思考与行动。
他表示,中信城开是中信集团房地产及城市开发运营平台,致力于成为“价值创造能力领先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服务商”,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产能优势,中信城开专注城市与片区开发、城市更新改造等,业务紧扣中央要求:一是建好房子,二是化解房地产风险。
当前,中信城开正以“四新”探索房地产发展新路径。“四新”包括构建新业务模式、尝试新技术、构建新产品体系以及以新生态输出价值主张,链接中信集团金融、文化、健康、旅游等资源,突破不动产物理空间局限,为业主提供整合化服务,通过集团内外协同,在产业合作、项目运营等方面多维度提供解决方案。